“咚咚咚!”
“滾!朕說過,任何人都不見,你們都聾了嗎?”孫策隨手拿著一個茶杯猛地向門口砸了過去,茶杯登時被摔的粉碎。
“陛下,臣是丁奉,大都督率軍出征,與諸葛亮鬥陣去了,特請陛下觀戰!”丁奉在門外,看到孫策生出那麼大的氣,便道。
不多時,門就被打開了,孫策已經全身披掛,手持飲血槍,腰中配著古錠刀,大踏步地朝外走了出去。
丁奉見狀,急忙緊緊跟隨。
“公瑾有傷在身,不易出戰,你們怎麼也不攔著他?”孫策一邊走,一邊埋怨道。
丁奉無言以對,他本來是潘璋的部下,年紀輕輕,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孫策狩獵時展現出來了他的勇武,被孫策相中,直接提拔為校尉,後來在一年之內,連升三級,僅以十三歲之身便當了將軍,確實是天下少有。
孫策沒有聽到回答,也不在意,大跨步地出了太守府,騎上馬便走,直奔城門。
此時,周瑜帶著淩操、徐盛二將以及三萬大軍悉數出城,孫策抵達城門時,周瑜的大軍已經在城外擺開了陣勢,正浩浩蕩蕩的前往漢軍營寨。
此時,諸葛亮的大營上方雖然還掛著華夏國的大旗,但是在周瑜的眼裏,諸葛亮就是不折不扣的漢軍,沒有任何人接受他的投降,並且事前發出一封密信,讓人用箭射了過去,約諸葛亮鬥陣。
孫策單騎出城,留下丁奉守城,自己快速地來到了吳軍的陣前,親自到周瑜的麵前,問道:“公瑾,你這是要做什麼?”
“陛下,臣要讓陛下看看,到底是諸葛亮厲害,還是臣厲害。諸葛亮雖然有大才,卻並不能為我所用,所以,隻能除之而後快,一旦諸葛亮投降了華夏國,必然是我軍的一個勁敵。”周瑜朗聲說道。
孫策感慨萬分,對於周瑜昨日之言,以及對周瑜發無名之火深感愧疚,說道:“公瑾,昨夜朕……”
“昨夜是臣不好,不該頂撞陛下,今日臣願意將功折罪,用這三萬人馬破漢軍營寨,逼諸葛亮退兵!”周瑜信誓旦旦地說道。
“如此,最好。公瑾你且在此,朕回城去了。”孫策心中也有了計議,當即對周瑜這樣說道。
周瑜道:“恭送陛下!”
孫策點了點頭,對徐盛道:“你跟朕來。”
於是,徐盛跟著孫策走了。
漢軍營寨中,諸葛亮接到周瑜派人射過來的書信,打開看了一眼,便笑道:“周公瑾居然約我鬥陣?”
許靖道:“丞相,周瑜乃吳國的中流砥柱,更與吳國皇帝孫策情同手足,如果能夠擊敗周瑜,那麼就可以給吳軍造成極大的心理反差,於我軍有利。”
“嗯,先生言之有理。傅彤、張南、馮習、劉琰、費觀,隨我出去看看,其他人留在軍營裏!”諸葛亮道。
“丞相,俺呢?”沙摩柯問道。
“你……你好好養傷,鬥陣不是比試武藝,你肩膀受傷頗重,必須好好靜養。”
“這點小傷,不算什麼,俺保護丞相即可。”沙摩柯道。
“嗬嗬,不用,周瑜傷害不了我。”
沙摩柯再三請求,均被諸葛亮拒絕,最後被人強行拉去養傷,這才算完事。
不多時,諸葛亮帶著傅彤、張南、馮習、劉琰、費觀以及三萬大軍出來,和遠處的吳軍互相對峙。他見周瑜擺出的是魚鱗陣,便讓部下擺出箕形陣,兩軍對壘,主將均策馬向前,諸葛亮見周瑜單人單騎,他也騎著馬向前奔去。
一會兒的時間,兩個人便照麵了,諸葛亮看周瑜帶著傷,便笑道:“這不是昔日假扮華夏軍的司馬懿嗎?沒想到竟然是吳國大都督周公瑾,不知道那一箭好不好吃?”
周瑜被諸葛亮這麼一譏諷,心中不忿,便道:“諸葛小兒,當日我誤中奸計,是我一時大意,今日兩軍對壘,比的是陣法上得高低,隻憑我身後三萬兵馬,便能將你生擒活捉。”
“好大的口氣啊,周大都督,那我們走著瞧吧。”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