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操一馬當先,長槍出手,帶著數百親隨直接殺入了漢軍陣營,弓箭手一時驚慌失措,四散開來,張南(注1)率眾抵擋,反被他一槍刺死,漢軍盡皆散開,反倒是減少了淩操的麻煩,一番衝殺,便殺出了一條血路,直接奔著諸葛亮去了。
諸葛亮周圍的騎兵見淩操的部下左右夾擊而來,紛紛護著諸葛亮退入了大營,許靖帶兵迎接,堵住了寨門。淩操奮勇無敵,所到之處橫屍一地,許靖等將士盡皆膽寒,見抵擋不住,遂退走。
與此同時,周瑜也拔出了腰中長劍,“駕”的一聲大喝,便大聲喊道:“破賊就在今日,吳國的兒郎們,跟我衝啊,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斬殺諸葛亮者,封萬戶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吳軍同仇敵愾,一鼓作氣,連月來接連敗績,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今日見漢軍營寨被襲,自己的皇帝親自衝後麵帶兵殺來,大都督帶傷出征,都倍加感動,聲聲呐喊之下,勇氣倍增,一股腦的撲向了漢軍。
漢軍本來就是遠道而來,人困馬乏,昨夜又被偷襲了一次,今日本來想借助鬥陣提高士氣,哪知道自己的大營都被放火燒了,而且漫山遍野的都是吳軍,前後夾擊之下,早就心驚膽戰了,吳軍這時一發起總攻,便立刻潰散開來,紛紛朝營寨去避難。可是此時淩操率領的兩千多騎兵正在追殺諸葛亮,營寨內部也亂作一團。後營失火,左營遭受猛攻,士兵都向著前軍逃竄,孫策正好帶兵追擊過來,都向著中軍而去。
諸葛亮根本就沒指揮過這麼大的戰鬥,在兵力調度和人員配備上有存在著問題,關鍵是這是一支疲憊之師,何況兵力和吳軍又相差無幾,沒啥優勢,而且吳軍的兵器、裝備都要遠高出漢軍許多,這麼一比較下來,倒是諸葛亮犯了嚴重的錯誤。
他沒出仕前,喜歡和龐統私下互鬥陣法,不過那都是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而且就在四四方方巴掌大的地方上,兩個人都能從空中縱觀全局。可是現在,他指揮的是超過十萬的大軍,這等場麵,他也是第一次遇到,本想借此機會打敗周瑜得瑟一下,同時也讓自己名聲大噪,誰會想到竟然會有這個結果?
前方孫策帶兵殺的天昏地暗,很快便衝出了一條血路,麵帶春風地看著諸葛亮,仿佛他已經是孫策的囊中之物。後麵,淩操也是窮追猛打,雖然有不少騎兵舍命斷後,但是卻抵擋不住淩操的攻擊。
前有攔路虎,後有追命鬼,諸葛亮當真是像是掉進了無底洞一樣,而且漢軍雖然多,卻都在避難,根本沒有人注意他。正當他感覺已經走投無路之時,卻見沙摩柯帶著一撥人馬殺了過來,每個人都穿著藤甲,騎著戰馬,一經殺出,便攔截住了淩操的攻擊。
藤甲騎兵衝了出來,立刻展現出力挽狂瀾之勢,沙摩柯帶傷作戰,一通亂砍逼退了淩操,自己急忙策馬來到諸葛亮身邊,大聲叫道:“丞相,跟俺走!”
關鍵時刻,諸葛亮見沙摩柯殺來,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毫不猶豫地跟著沙摩柯走了,數千藤甲奇兵護送著諸葛亮很快便從右營跑了出去。
孫策、淩操等人還繼續廝殺,但是看到諸葛亮逃走,都有些懊惱。
“淩操、徐盛壓陣!”孫策喊完這聲之後,不情願放棄諸葛亮,他想將其生擒,帶著兩百親隨騎兵便緊跟了過去,快馬狂奔,長槍舞動,所到之處,漢軍盡皆逃遁。
很快,孫策便追上了諸葛亮的那一幫子藤甲騎兵,孫策直到藤甲兵刀槍不入,所以長槍盡皆朝藤甲騎兵的麵門上招呼,一槍戳死一個,連殺十幾個人,其餘藤甲騎兵見孫策勇不可擋,心有膽寒,紛紛散去。
“諸葛孔明,哪裏走!”孫策座下戰馬跑得飛快,漸漸地和部下相距越來越遠,而且前麵的藤甲騎兵也不敢攔路。
諸葛亮猛地一回頭,但見孫策單槍匹馬的衝殺而來,離他也越來越近,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絲畏懼,猛地拍了一下馬的屁股,大聲喊道:“孽畜,快跑啊!”
(注釋1,此張南,非華夏國的張南。雖然同名,卻不同人。華夏國的張南是袁紹手下的將領,而這裏的張南,則是曆史上劉備的原班人馬,字文進,廣陵海陵(今江蘇如皋)人。)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