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 / 2)

魏延聽後,也覺得安尼塔—帕特裏奇說的在理,便道:“好,那我們聯名上疏,給皇上寫奏折,陳述實際情況,然後再發兵威懾一下西域各國即可。”

“大將軍英明。”安尼塔—帕特裏奇在華夏國待的時間也夠久了,而且還受到高飛的禮遇,所得到的賞賜遠遠比在羅馬時要多,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會不會再次回到羅馬,向自己的陛下述職,但是就此刻而言,他是華夏國的臣,他就要為華夏國出力。

…………

洛陽。

皇宮大殿上,高飛打開了魏延和安尼塔—帕特裏奇的聯名奏折看了以後,覺得兩個人在奏折中所陳述的十分在理,便決定將打通絲綢之路的想法暫時押後,等到統一全國之後,再拿到台麵上來。

隨即,高飛親筆書寫了一封信劄,讓情報部的人去轉交給魏延和安尼塔—帕特裏奇。

這邊高飛剛剛忙完,那邊作為情報部尚書的賈詡便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封急件,臉上也略顯得有些慌張,一進大殿,便立刻走到了高飛的身邊,在高飛的耳邊耳語道:“皇上,從遼東發來的加急公函……”

高飛聽後,當即拆開來看,匆匆瀏覽過一遍後,不禁眉頭緊皺,將加急公函狠狠地丟在了地上,大怒道:“公孫康是幹什麼吃的?”

賈詡見高飛動怒,急忙撿起那封信,匆匆看了一遍後,也是有些意外,急忙道:“皇上,夫餘人一向溫順,對我華夏國又很具有向心力,一直臣服於我華夏國多年,夫餘王肯定不會如此糊塗,公然造反,率軍攻打鐵嶺,恐怕其中必有原因。”

高飛聽完賈詡的這番話,當即又將信拿來細細的看了一遍,當即叫道:“不管是什麼原因,夫餘王公然率眾反叛,就是對我華夏國的大不敬,即可給公孫康傳令,讓公孫康、馬岱、於毒、鍾離牧率眾堅守,暫避其鋒芒,另外詔令樓班率領烏丸突騎五萬趕赴遼東,協助公孫康平叛,再令兵部尚書王文君親赴遼東坐鎮指揮,務必要一戰而平定叛亂。”

賈詡抱拳道:“臣遵旨。”

高飛見賈詡轉身要走,當即叫道:“等等!這裏有一封信,即可派人送到徐州,務必要親自交給虎衛大將軍甘寧。”

“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雖然進入休養生息狀態,但是許多方麵都還需要穩定,隻要西北、西南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對高飛最大的安慰。隻是,夫餘王公然反叛,讓高飛感到很意外,沒想到一向溫順乖巧的夫餘王,會有那麼大的膽子,來反叛自己,如果東夷各部紛紛響應的話,那必然會成為華夏國的心腹大患,隻怕到時候也隻有禦駕親征了。

…………

幽州,遼東。

夫餘人突然的襲擊,使得遼東臨近的各城紛紛遭到其害,首先是鐵嶺失陷,緊接著周邊的幾個縣城都被攻下,夫餘人起大軍十萬兵臨遼東城下,弄得華夏國的整個東北都震驚萬分。不過,好在東夷各部沒有參與此次叛亂,說白了,隻是坐山觀虎鬥,一旦遼東被夫餘人攻下,隻怕東夷各部也會紛紛效仿。

十一年前,高飛率軍征服了東北,使得東夷各部以及周邊的少數民族盡皆臣服,成為了當時的東北王。高飛更是借助東北這一豐富的礦產資源,才得以一步步的問鼎天下。時隔十一年後,東北的問題依然能夠牽動整個華夏國的神經。

遼東城裏,公孫康、馬岱、於毒、鍾離牧都聚集在一起,商議準備怎麼樣退敵。

馬岱首先說道:“叛軍勢大,我軍兵力較少,而且叛軍出其不意的進攻,致使我軍連連喪失數座城池,我以為,當堅守不戰,遼東城堅固異常,城中糧秣充足,隻要等到援軍抵達,便可進行反攻。”

公孫康作為遼東府的知府,以及安東將軍,成為了遼東的實際首領,聽完馬岱的話後,當即說道:“就這麼辦吧,現在請諸位將軍各自堅守不同的城門,等援軍到來吧。”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