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士農工商的這種階級製度以及不存在了,商人的地位也慢慢的彰顯了出來,商人的優越性也開始逐漸突出。富庶的一般都是商人,但是一些商人並不滿足於現狀,開始逐漸探求另外一個出路,以至於有些聰明的商人紛紛把視線瞄準了權力。

一個人再有錢,也不可能鬥得過當官的,當官的一般都有實權,從中央到地方,華夏國的官僚體係一次次的細分開來,一些人也逐漸成為了實權派。但是商人經商行,要想謀求個一官半職,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考科舉。科舉製度已經成為了華夏國選拔文武人才的重要途徑,這些商人根本考不上科舉,於是一些商人便開始與當官的聯姻,這樣一來,官商結合,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保護。

江陵是整個荊州的商業中心,荀攸擔任知州之時,為了活躍荊州的商業,所以隻要這些商人不太過分,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上荀攸的名望高,荊州各界人士都很服他,所以大家也都給荀攸麵子,以至於在荀攸出任荊州知州的時候,荊州並未出現過一點紕漏。

但是,高麒並非荀攸,他的威信不足以震懾整個荊州,於是乎荀攸一調走,荊州境內隱藏的頑疾便開始慢慢的展現出來。

今日高麒抵達江陵城,諸葛瑾設宴款待,在席間所言的事情,便是這件事。諸葛瑾權利不夠大,所以隻能請高麒出麵鎮壓這股邪風。

高麒是皇長子,被封為燕候,單單憑借這一點,荊州各界總是要給幾分薄麵的。所以高麒思來想去,便決定選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來投石問路。江陵主簿丁斐和江陵首富蔡磊是姻親關係,而主簿一職,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正好被高麒選來,這才又了今天的這一幕。

三天的時間內,諸葛瑾一直是早出晚歸,早上很早便去了知州府,晚上很晚才回來,他和高麒在知州府內,一直在謀劃著該怎麼樣給荊州的官員一個下馬威,既能起到威懾作用,又能讓官商正常發展。

知州府的大廳裏,諸葛瑾靜靜地坐在那裏,捋了捋下頜上的青須,緩緩地說道:“侯爺,我忽然想到了一計,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高麒道:“盡管說來聽聽。”

諸葛瑾道:“荊州的官員大多都和本地商人有姻親關係,本城有四大富商,分別為李、唐、蔡、毛,其中以蔡氏最為富有,蔡氏原先祖居襄陽,蔡磊本是蔡瑁的族弟,自從蔡瑁死後,蔡磊便舉族遷徙到了江陵,在此地落地生根。蔡磊之妹已經嫁給了商業廳的廳長傅巽,傅巽也沒少幫助蔡氏。所以,蔡氏一直是驕橫跋扈,仗著家裏殷實,屢屢壓製住了李、唐、毛三家,就是在生意上,蔡氏也是本城龍頭,就算是李、唐、毛三家的財產加一起,也未必有蔡氏的多。卑職以為,侯爺不若暗中扶持李、唐、毛三家,借助三家財力來壓製蔡氏,另外再徹查傅巽,隻要傅巽不幫襯著蔡氏,李、唐、毛三家便可以漸漸地壓製住蔡氏。蔡磊此人生性暴躁,脾氣也不好,然後再略施小計,便可激怒蔡氏,如此一來,蔡磊必然會咽不下這口氣,然後找李、唐、毛三家的麻煩。蔡氏豢養的有私兵,隻要他們敢亂動,侯爺便可以將蔡氏連鍋端起。隻要蔡氏一倒,其餘富商便會對侯爺感激不盡,必然會對侯爺言聽計從。”

高麒聽完之後,笑道:“諸葛大人所獻之策乃妙計也。與其讓蔡氏一家獨大,不如扶持另外一些商人,使其對本府感激,真是妙計啊。”

正說話間,高麒的親衛便立刻走了進來,徑直走到了高麒的身邊,然後說道:“大人,這是從東吳那邊過來的密信,前兩天下雨,信鴿中途延誤了時間,請大人過目。”

高麒急忙拆開了密信,見到密信上寫著“一切正常”四個字,便皺起了眉頭,在心中緩緩地想道:“已經一連半個月是一切正常了,難道周瑜自從上次被我氣昏過後,變了一個人?還是姑姑一直未曾探聽到虛實?”

(PS:另外兩更,晚些奉上,請耐心等待。)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