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和高麟還在僵持著,可是壽春城裏的龍鱗軍已經全部衝了出來,喊聲震天。而與此同時,在壽春城的東、北、西三麵,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點點火光,遍地都是,將遠處的夜空照的燈火通明。
而最讓人震撼的是,從火光亮起的三個方向都傳來了滾雷般的馬蹄聲,正一點一點的向著這邊靠近。
坐鎮指揮的呂範,一看到這種情況,心中便開始不安起來,華夏國的軍隊過百萬,如果來的是援軍,光看這陣勢,少說也有十萬之眾,他們遠道而來,還未立下營寨便與華夏軍發生了一場戰鬥,不到半個時辰的戰鬥,就已經陣亡了兩千多士兵,如果十萬大軍一起攻來,他們就算想走都走不掉,還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呂範二話不說,立刻讓人鳴金收兵,以保全實力。
孫策剛想回答高麟的話語,忽然聽到中軍鳴金,他皺起了眉頭,望著高麟的眼神也充滿了怒意,再朝壽春城其他三麵望去,便恨得牙根癢癢,最後被迫退走,對高麟說道:“原來你一直在拖延時間,卻是想等援軍抵達……”
“哈哈哈,被你看破了,看來你還是不算笨啊,我已經調來了十萬大軍,總之壽春城你就別想了,你放心,你退兵之後,我不會追擊,這兩天我就率兵去攻打合肥。你若是識趣的話,就趕快滾回合肥,洗幹淨脖子等著我去砍你的腦袋。或者舉國投降,倒也不失為是一個侯。”
孫策恨恨的退走了,吳國大軍徐徐而退。
高麟看到吳軍撤走,便長出了一口氣,回頭看了看剛剛經曆過戰鬥的龍鱗軍戰士們,便道:“剛才真是一場惡戰啊……”
對於高麟來說,確實是一場惡戰,他在西北的一貫打法,可是在吳軍麵前起到的作用卻很小。吳軍畢竟是有組織的正規軍,跟塞上的遊牧民族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也是他感到對付吳軍並不像對付鮮卑、西羌等人少數民族一樣順利,反而感到很吃力。
如果是在西北,他的這種打法早已經將那些叛軍打的七零八落。可是剛才在進攻吳軍的時候,被驅散的吳軍非但沒有逃走,反而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
吳軍走了,郭嘉和陳登便一起從城中走了出來,新出來的龍鱗軍士兵則開始打掃戰場,而那些參戰的士兵則回城治傷、休息。
高麟翻身下馬,來到郭嘉和陳登的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郭嘉是習慣了,因為高麟總是這樣拜他,對他十分的尊敬。可是對於陳登來說,倒是有些受寵若驚,急忙道:“殿下何故如此?”
“先生妙計退雄兵,如果不是先生妙計,吳國大軍怎麼會那麼快退走?”高麟道。
陳登道:“我不過是盡了一個城中居民的責任罷了,也幸虧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全部占盡,否則的話,孫策怎麼肯輕易退兵?殿下,孫策雖然退兵,但是如果得知我們並未有援軍抵達,必然還會再來攻取,當務之急,應該是迅速調遣一支大軍駐守壽春。”
郭嘉點了點頭,捋了捋胡須,對高麟說道:“殿下,陳先生所說的極為正確。虎烈大將軍的兵馬近在廬江,殿下可派人去通知虎烈大將軍,讓他率軍來援壽春。”
“可是,黃老將軍是第二集團軍的大帥,身負攻取廬江的要任,父皇也已經下達了嚴令,四大集團軍的兵力不能隨意調動,就連父皇本人也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調動。而且我與黃老將軍並未有過來往,大戰在即,黃老將軍又怎麼會帶兵來支援壽春?相比之下,第一集團軍兵力眾多,鎮東將軍臧霸是臧艾的父親,而且第一集團軍的大帥甘寧也是甘小寧的父親,有這兩層關係,如果讓臧艾或者甘小寧任何一個人去借兵,他們必然會借兵前來支援。”高麟問道。
“不可。第一集團軍的任務艱巨,兵力不能隨意抽動。第二集團軍兵力雖少,但是廬江與九江接壤,唇亡齒寒,黃將軍必然不會見死不救。”郭嘉深知整個戰略布局,他是內閣成員,有些事情外麵的人也未必知道,可是他的心裏卻跟明鏡一樣。
高麟對郭嘉是言聽計從,所以根本不問,便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恩師的話辦吧,我這就派人去請黃老將軍親自率領大軍來壽春。”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