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今年43歲的丁維佳是遂寧市船山區永興鎮旗山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他的一家卻有著一段並不普通的“愛心”奇緣:丁維佳與父親丁傑、女兒丁玉娟一家三代人70多年來一直傳承愛心,無怨無悔地照顧著一位跟丁家毫無血緣關係的“外人”——丁大春。

近年來,丁維佳一家人的愛心故事受到了社會關注,這件事被國內各大媒體報道後,丁維佳成了當地的新聞人物,丁家的家事更是為十裏八村的鄉親們廣為傳頌。

2007年元旦節這天,時任四川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杜青林(現任中央統戰部部長)專程來到這戶特別的家庭進行慰問。看到丁家人其樂融融,幸福和諧地生活著,杜青林對丁家人的愛心和美德大加讚賞:“三代人的情誼,而且一代一代地傳承了下來,這種高尚的情操很了不起。”年近八旬的丁大春在丁家被稱為“爺爺”。不過,在來丁家之前,丁大春並不姓丁。那麼,丁大春是怎樣來到了丁家,又是如何與丁家人和睦相處的呢?

丁大春說:“是緣分,沒得緣分,我也不可能遇到這麼好的家人。”

時光回溯到70年前——

丁大春出生在與永興鎮相鄰的河沙鎮,由於家境貧寒、弟兄姐妹多,很小便被迫離開了生養他的爹娘和熟悉的小山村,到處流浪。 在一個淒風冷雨的冬日清晨,時年17歲的丁傑與往常一樣,把頭天從涪江中捕撈的鮮魚挑到河沙場出售,指望能賣個好價錢。就在這天,一位穿著單薄、打著赤腳、蹲在土牆邊凍得直打哆嗦的小男孩映入了丁傑的眼簾。 突然,丁傑感到一股莫名的“力”在心中攪拌起來,攪得他滿心生疼生疼的。

丁傑隨即上前脫下了自己僅有的一件棉襖,披在了孩子的身上。這時,小男孩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伸出凍得發紫的手抱住了丁傑的雙腳,一個勁地懇求道:“哥哥,可憐可憐我。”丁傑把小男孩領進當時河沙場最好的麵館,讓他吃了個“過癮”。五碗熱乎乎的麵條下肚後,小男孩臉上漸漸有了些血色。“多一個人,不就是多添一雙筷子嘛。”天性善良的丁傑實在不忍心這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繼續四處流浪討生活,便把他帶回了家。當年,這位流浪兒剛滿五歲。在丁傑的悉心照料下,流浪的孩子終於有了家,並一天天地長大。後來,丁傑與那位撿回的小男孩以兄弟相稱,靠在涪江邊捕魚為生。小男孩為答謝丁傑的恩情,給自己取名為丁大春。雖說當時丁家家境清貧,卻讓丁大春找到了心靈的慰藉,感到生活充實而溫暖。

後來,丁傑結了婚,相繼生育了三個兒子。丁維佳在丁家排行老二,他掌握了一門修房造屋的好手藝,不時在村子附近承攬些小工小活。在三弟兄中,相對寬裕的丁維佳在公路邊最先蓋起了樓房。1980年,父親丁傑因病去世,臨終前,他將丁大春托付給了老二丁維佳:“二娃,記住哦,你一定要像照顧你親爹一樣照顧好你幺叔(丁家兄弟稱丁大春為幺叔)。”“那時,我的負擔要輕一點,哥哥剛結婚,兄弟又小,隻有我還沒有結婚,就這樣,我一直把他供養起走。”丁維佳說。

丁維佳銘記父親的囑托,如同父親在世時一樣,丁大春的飲食起居,成為丁維佳隨時的牽掛。無論生活有多艱辛,他對幺叔的鏗鏘承諾卻讓丁大春心裏感到無比的踏實和溫暖:“叔,你就放一百個心吧,哪怕我隻能吃上一口飯,盛給您的一定是一碗飯,我們是決不會看著您老忍饑挨餓的。”

再後來,丁維佳又娶妻生子,讓丁大春同樣享受到了兒孫繞膝的喜悅。因而,丁大春固執地認為,自己“結一門親”已是多餘,他說:“我覺得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隨著家庭成員的逐漸增多,使得丁家原本窘迫的日子更加艱難,丁維佳隻得選擇外出打工掙錢,以貼家用,費心竭力地支撐著這個家。那些日子,家中的大凡小事,都由通情達理的妻子承攬著。

而丁大春作為家中的長者,他也時常以自己樸實的人生哲學和生活經驗教育兒孫,讓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好好珍惜上天賜予他們的這個緣分。或許,正是他們一家在患難中結下的真愛,讓這份家庭美德長久地延續了下來……

丁維佳育有一兒一女。當丁維佳夫婦的兒女牙牙學語時,夫妻倆就教孩子稱丁大春為“爺爺”。於是,在孩子們的眼裏,丁大春就是他們的親爺爺。“當自己稍微懂事的時候,曉得了他(丁大春)不是我的親爺爺,然而,我一點兒也不感到驚訝,因為,我和弟弟一直都是把他當親爺爺對待的。”丁維佳的女兒丁玉娟如是說。

如今,玉娟在遂寧市城區一家大型商貿公司尋得一份作營業員的工作,收入還不錯。雖已成年,每天下班回家後,玉娟還是愛在爺爺麵前撒嬌,活潑開朗的玉娟不僅為丁家帶來歡快的氣氛,也帶給了丁大春不少天倫之樂。因而,每當提及孫兒、孫女的好來,丁大春總是如數家珍:“一回來就問我,缺不缺零花錢,每次都是十塊、八塊、20塊地給,趕場進茶館綽綽有餘了……”

2007年1月10日,是丁大春78歲的生日,丁大春至今仍對78歲的這個生日難以忘懷。

這天,已是夜裏10點,卻一直不見玉娟的身影,撥打手機總是處於關機狀態。正當一家人焦急萬分時,終於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過來。“是玉娟回來了!”丁大春邁著蹣跚的步子迎了上去。朦朦朧朧中,他看到玉娟的臉龐多了一塊淤青的傷疤,連忙心疼地問道:“乖孫女,你咋啦?”“爺爺,我沒什麼,祝您老生日快樂。”玉娟掩飾道。

原來,碰巧加班的丁玉娟一下班便直奔蛋糕店,“今天是爺爺的生日,說啥也要給他買個大蛋糕回去。”可她連續找尋了幾條街,隻見一家家蛋糕店早已收工關門。好不容易,玉娟總算發現了一家還亮著燈的蛋糕店,於是,飛快地奔了過去。不料,正在這時,一輛自行車向丁玉娟迎麵駛來,將她撞倒在地,手機被撞飛到了兩米開外的鐵欄杆上,瞬間碎成了兩塊。不過,如願買到大蛋糕的喜悅,讓玉娟忘記了疼痛和花費兩個月工資購得的心愛的手機。

當丁大春知道事情的真相時,已是一個月之後了,他心疼地緊握著玉娟的雙手不禁淚如雨下:“乖孫女,爺爺寧可什麼都不要,爺爺隻要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丁維佳夫婦齊心協力,以辛勤勞動的雙手,終於換來家境的逐漸改善。眼看這個家就要被治理得有模有樣時,丁大春卻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遂寧市紅十字醫院。當時的病情十分危急,不少好心人紛紛勸說丁維佳夫婦放棄對丁大春的治療,免得到頭來落得個人財兩空。丁維佳夫婦隻有一個念想,決不放棄對丁大春的治療,夫妻倆一個勁地懇求主治醫生,哪怕隻有一絲希望,都要盡全力進行救治,並對醫治好後可能落下難以預料的後遺症,作了充分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