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廚房裏忙得滿頭大汗,男人卻在電視機前為英格蘭足球隊呐喊助威;女人在家裏又是洗衣服,又是曬棉被,男人在樓梯間為伊拉克謀劃如何應對美國,替安南操心怎樣打擊恐怖主義;女人出門左手是孩子,右手是菜籃,男人出外左手是手機,右手是掌中寶……
問一個中國男人,怎樣的男人能吸引21世紀女人的眼球?他們一定會理直氣壯地回答:有名、有權、有錢的男人。在男人心中,有了名、權、錢這些標誌著男人成功的東西,你才能給女人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讓她們獲得長久的快樂和幸福。在他們看來,麵對這樣的男人,女人不趨之若鶩,除非是神經出了毛病。
然而,生活卻給了我們另外一個答案。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女孩的擇偶標準,第一是上海男人,第二才是歐美男人。這些女孩公認上海男人處處可愛:說一口普通話,戴一副秀才眼鏡,係一條方格圍裙,忙裏忙外,做飯做菜;早上送孩子上學,晚上接孩子回家,周末早上不敢睡懶覺,先去菜場討價還價,然後馱著女兒去練琴、去家教;偶爾有空,一手牽小孩,一手擁嬌妻,一起去丈母娘家。再高貴的上海男人,哪怕是經理、廠長、老板,在單位一夫當關、牛氣衝天,回到家裏則是——女兒老大,老婆老二,自己老三。
上海男人到底是不是像上文所說的那樣,我們暫且不去追究,更能引人思索的是當代女性在擇偶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價值取向,那就是:她們把男人是否體貼自己、是否對家庭有責任感看得比什麼都重。
仔細一想也應該如此。一個男人做了作家、畫家、演員,有那麼幾分名聲,他的職業行為隻是對其服務對象有意義;男人獲得了權力,成了經理、廠長、局長、市長,他的威風隻是相對於被領導的人;男人有了錢,可以讓心愛的人燈紅酒綠、遊山玩水,但這錢他也隨時可能一個人帶走。對女人來說,最“實惠”的還是男人對自己和這個家抱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一個男人有了對自己另一半的珍愛之心,哪怕窮點(當然也要吃得飽飯、穿得暖衣、買得起公寓)、傻點(此處特指不會拉關係)、笨點(不會浪漫)也沒什麼關係。因為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男人,再窮、再傻、再笨,也舍不得委屈自己的老婆。
然而,可悲的是有相當多的男人漠視女人的情感渴望。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女人在廚房裏忙得滿頭大汗,男人卻在電視機前為英格蘭足球隊呐喊助威;女人在家裏又是洗衣服,又是曬棉被,男人在樓梯間為伊拉克謀劃如何應對美國,替安南操心怎樣打擊恐怖主義;女人出門左手是孩子,右手是菜籃,男人出外左手是手機,右手是掌中寶……
男人老是有這樣一種認識:我是一家之主,是要賺錢的,理所當然要被女人侍候;再說,世界上多的是男總統、男總理,而女人做個部長、省長,卻要被媒體炒來炒去,我的前程比她大著呢!
男女結合的媒介是愛情,愛情需要萌發的土壤,這種土壤是彼此關心、體貼、嗬護,但願那些大膽的北京女孩發出的信號,能給自我感覺良好的男人一點靈魂深處的觸動。當然,我們說這些並不是批評某些男士,而是想提醒他們別忘了:女人是一種情感動物,她們天生是要有人寵的。
愛情沒有捷徑,但細心體貼的男人肯定可以事半功倍。如何讓女人愛上自己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如何打動女人的問題。
天天送花司空見慣,缺乏創意;買首飾和衣服庸俗不堪。隻有女人不會輕易想到卻又永遠也忘不了的場景,才能深深地打動她們——須知“愛情是聰明男人的獎品”。
8年來,瑪麗一直沒有答應男友的求婚,但在她25歲生日的晚宴上,她終於決定嫁給這個男人。你猜為了什麼?因為她收到了一根她與男友相識時她的長發。要知道,她已經在6年前就剪成短發了。
吉娜決定同他的男友分手,但當她回到他們過去的小屋收拾東西時,她卻忽然改變了主意。她看到小屋的四壁掛滿了他們這些年來往的情書,並且用紅筆從上而下劃了一條醒目的情感路線。中間還不時標出大大的“初吻4月5日”等等字樣。
女人通常比較關注生活中的瑣事,她們的世界幾乎總是由眾多的芝麻小事構成。而男人偏偏不太在乎這些東西。以服裝為例,女人對自己有幾種顏色和款式的衣服一清二楚,男人則連自己有幾條內褲都無法確定。
當女人不經意地說出自己的某項嗜好、預定去做的事、過去的經驗等,被男人悄悄記下來,並在適當的時機提起時,女人往往會受到很大的感動。因為大多數男人是不可能記住這些瑣碎的事情的,所以她就會自以為是地將男人的做法解釋為對自己的體貼和關愛。“他經常忘記別的事情,但總記得我的事”,甚至暗自竊喜“他有多麼關心我!”這種感動很容易轉化成女人對男人的強烈信賴和依戀。
在男女追逐的遊戲中,名譽、財富、身份和瀟灑的外表等等都隻不過是些外在的按鈕而已,而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對女人的關心和體貼,才是讓她更愛你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