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激起了大家的同情心,特別是滄縣的老鄉更是紛紛關心他,真正把他當作老鄉看待。他的日子順心如意,他暗喜。自己這一絕妙的欺騙。但是,好景不長,後來人們都知道了他的話不過是信口捏造的。頓時,大家對他格外小心無論他說什麼,大家都認真考慮一番,不敢確定是真是假。時間一長,他便難以在單位裏幹下去,隻好調換了單位。
生活中的糊塗學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我們的做人之本,它與狡詐、欺騙、虛偽是天生的冤家對頭。這個人終落得自己做了夾板自己戴,而這一切又都是他施的騙術毀了他自己。因此說交友應以誠信為本。
待人需要一個“誠”字
1754年,美國獨立以前,弗吉尼亞殖民地議會選舉在亞曆山大裏亞舉行。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喬治·華盛頓上校作為這裏的駐軍長官也參加了選舉活動。
選舉最後集中於兩個候選人。大多數人都支持華盛頓推舉的候選人。但有一名叫威廉·賓的人則堅決反對。為此,他同華盛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爭吵中,華盛頓失言說了一句冒犯對方的話,這無異於火上加油。脾氣暴躁的賓怒不可遏,一拳把華盛頓打倒在地。
華盛頓的朋友圍了上來,高聲叫喊要揍威廉·賓。駐守在亞曆山大裏亞的華盛頓部下聽說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馬上帶槍趕了過來,氣氛十分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華盛頓一聲令下,威廉·賓就會被打成肉泥。然而,華盛頓是一個頭腦冷靜的人,他隻說了一句:“這不關你們的事。”就這樣,事態才沒有擴大。
第二天,威廉·賓收到了華盛頓派人送來的一張便條,要他立即到當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賓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華盛頓約他決鬥。於是,富有騎士精神的賓毫不畏懼地拿了一把手槍,隻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賓都在想如何對付身為上校的華盛頓。但當他到達那家小酒店時卻大出意料之外:他見到了華盛頓的一張真誠的笑臉和一桌豐盛的酒菜。
“賓先生,”華盛頓熱誠地說,“犯錯誤乃是人之常情,糾正錯誤則是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我昨天是不對的,你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和解的話,那麼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
賓被華盛頓的寬容感動了,忙把手伸給華盛頓:“華盛頓先生,也請你原諒我昨天的魯莽與無禮。”
從此以後,威廉·賓成為華盛頓的堅定的擁護者。
當華盛頓被打倒在地時,是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悔恨終身的事的。況且他當時人多勢眾,如果他是一個不肯“吃眼前虧”的那種精明人,就會睚眥必報,嚴懲對手。可貴的是華盛頓能保持冷靜,沒有追究誰是誰非,而足以寬容的態度來解決問題,率先伸出了友誼之手,把一個仇人變成了忠誠的擁護者。他不愧具有領袖風範。
生活中的糊塗學
真誠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誘人的光澤。有許多憑智慧千方百計也得不到的東西,真誠,卻輕而易舉就得到了。
學會尊重別人
與人相識、相交,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學會尊重,坦誠相待,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隻有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別人是一種素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胸懷,它體現理解,體現信任,體現團結,體現平等。學會尊重別人可以給人以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溫暖。
有這樣一件事,有兩名幹警在一次會議中因感到受到了誤解,會議中竟砸了桌子,摔了杯子,嚴重的擾亂了正常工作秩序。有人主張給個處分把他倆調離現崗位。檢察長不同意,建議把他們留下來,經過幫助和教育再做處理。結果一年後,這兩位幹警,一個成為了辦案能手,一個受到了上級的嘉獎。這位檢察長有條規矩:與幹警談心先給幹警倒一杯熱茶,然後與幹警坐在一起,麵對麵的交流。他說:“幹部尊重人、理解人,不是誰怕誰,而是職業要求你學會尊重,隻有這樣,才能開啟幹警們的心靈的窗口”。
尊重別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重別人不是同情、憐憫,更不是賞賜,幫助別人等於幫助自己,尊重別人也等於尊重自己。尊重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夫妻在朝夕相處中學會尊重對方,才能使愛天長地久;同事之間在工作生活中學會尊重對方,才能使友誼之樹長青;鄰裏在相互諒解中學會尊重對方,才能和睦相處;上級長輩在批評中學會尊重對方,才能使其認識錯誤,不斷成長進步;在商場激烈的角逐中尊重對方,才能為自己贏得信譽和商機。
生活中的糊塗學
如果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首先想到同事、同工、同道,尊重他人,關心他人,那麼,你一定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