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聽師兄講那過去的故事(2 / 3)

道遠看向道明,奇道:“師兄,既然注解的是同一本經書,為什麼就不能心平氣和的共同注解,幹嘛要彼此指摘錯誤呢。”

道明看向劉明,劉明隻好道:“大雁、泥鰍和老黃牛拉一輛車,大雁往天上拉,泥鰍往地底拉,老牛卻要向前拉。你說誰錯了?他們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隻能說讓他們拉一輛車的人錯了。”

道延聽罷點點頭,繼續道:“那位前輩為此事曾籌劃良久,奈何到最後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心灰意冷之下又想到,俗世中的人注解固然各個不同,難到我觀中前輩的注解就各個一樣啦?難道我所想的就和觀裏的前輩一樣?後代弟子參悟經文,總是拿著前代先人的注解作為參照,說不定便是剛開始時就走了彎道,受到了前輩的影響。所領悟的是前輩的道德經,而非自己的道德經。不然的話,幾百年下來,萬餘名弟子,每個人的想法又不一樣,就算是蒙,總會有一個能蒙對祖師的留下的真義吧,怎麼會像現在一樣一事無成。那前輩思慮到此處,便不顧眾人反對,竟一舉將數百年來各代祖師留下的悟道心得付之一炬。並留下話語,此後後代弟子參悟道德經各憑機緣,不得由他人講解,同門師弟得到師門傳授後也不得互相研習。”

說到此處道延長歎一口氣:“想來那位前輩也是有大勇氣,隻想著後代弟子能憑借自身機緣參悟道德經,卻未成想後代的弟子不孝,門人凋零,到如今我身為觀主,就算是想為各位師弟注解經文,卻又難以說明,真是愧對各位師弟啊!”

道延講的的確是實情,玄微觀的那位前輩隻想著門人弟子或可以憑借自身機緣參悟道德經,而火焚悟道心得。但想來修真一道何其艱難,若非修真之人有好的資質,雄厚的門派傳承,兼且名師指導,想要有所成就,實在是萬分艱難。而修真之人又有誰不視拜入名門古院,獲得道法傳承為修真的捷徑。那位前輩將玄微觀傳承數百年的數千卷經書焚毀,也直接斬斷了修真者進入玄微觀的求道之心。這也是其身死之後,玄微觀門下凋零,門人弟子一代不如一代的緣故。

見幾位師弟都有些泄氣,道延又連忙解勸道:“雖然修真一道艱難,但幾位師弟萬萬不要灰心。我們玄微觀雖然沒有功法傳承,但也是屬於修真一脈。修真界每二十年都會舉行一次交流盛會,為的是印證道術,互通有無。咱們玄微觀雖然門人弟子凋零,現在更是隻剩下咱們師兄弟四人,但是每次盛會咱們都會獲得邀請,獲得入會許可。二十年前,為兄便有幸隨咱們師傅參加了盛會,修真界各位高人的風采,以及大會的盛況為兄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算來下一屆的盛會也快到日子了,屆時為兄定會帶你們三人都去見識一下,也不枉我們身為修真一脈。”

見道延神色似乎有些傷感,劉明忙道:“師兄,不如你先給我們師兄弟講講修真盛會的狀況,免得到時我們幾個師兄平白的鬧出笑話。”

道延道:“要說盛會,當真是天下散修齊聚,門派聚首。修真之人不但互相印證道法,互通有無。更有各個宗派的門人弟子當場比試道法,印證所學。也隻有那時,才知道神州大地竟有如此多的同道中人。”

劉明問道:“大師兄說門派聚首,不知道當今世上都有什麼修真門派?”道延道:“天下的修真門派何其多也,小門派暫且不提,門人弟子數以千計的就有龍虎山、茅山、雲台宗、清陽觀數十家宗門。而要說宗門之首、正道領袖,則非霧隱宗、峨眉劍派和大般若寺莫屬。”

道明、道遠也是初次聽道延說起天下宗門,道遠問道:“大般若寺?聽著名字難道是和尚廟?咱們修真界也有和尚?我原以為和尚廟都是富家的公子小姐燒香還願的地方。”

道延叱道:“胡說,佛家自然也是修真一脈。像雲台宗、菩提宗都是佛修,大般若寺更是修真界的三大宗門之一。大般若寺乃是修真界中三大宗門之一,位於極西瀚海的千年雪峰山。據說雪峰山原本隻是一座沙漠中的荒丘,千年前,一位高僧雲遊到那裏後有感於那裏的原住民四季飽受酷熱之苦,大發惻隱之心。於荒丘頂靜坐七天之後,發下大誓願。天地感應之下,天降大雪,地湧清泉。荒丘拔高千尺,化為雪峰;沙漠則化為綠洲,四季如春。那裏的原住居民感歎讚服,皆拜高僧為師。高僧收眾人為弟子後,率眾人登上峰頂修行。峰頂苦寒,又有佛寺從天而降,高僧攜眾人入駐佛寺,大般若寺便由此而成。千年來,大般若寺眾位高僧勤修佛法,不染紅塵,無事也不絕不下雪峰山。”

“師兄,大般若寺的門人弟子從不下山,又怎麼會為世人所知,成為修真的三大門派之一呢?”劉明問道。

“大般若寺的門人弟子雖然不下山,但都是慈悲為懷的高僧大德。但凡有凡人能夠爬上雪峰山,向佛祖上香叩拜,凡有所求,無不應驗。遇有凡人在峰頂訴說難處,大般若寺的弟子也會幫助其度過難關。故此在世人的眼中,大般若寺的各位高僧與菩薩無異。至於能成為三大宗門之一,是因為在五百年前,神州大地出現了一個魔頭,也不知道那魔頭修煉的什麼功法,練功之時竟要用生靈的血肉祭練元神,所過之處白骨累累,生跡滅絕。當時曾經有幾十個修真宗門想要聯手剿滅那個魔頭,無奈這魔頭實在是厲害,竟從這幾十個宗門聯手布置的圍剿中逃了出去。而後三年裏,那幾十個傳承日久的宗門幾乎都被滅門。要知道,這幾十個門派都有著完整的傳承,門內也都有宗門長老坐鎮,絕非是小門小戶,但單獨麵對魔頭竟然沒有一絲能力反抗。待到霧隱宗等修真大派欲出手擒拿之際,這魔頭卻又逃到了極西瀚海。大般若寺地處瀚海,自然不願意看到俗世間生靈塗炭,眾高僧便便施展佛法,一舉降服了魔頭。魔頭成擒,修道之人無不欽佩大般若的佛法修行,也稱讚眾僧其慈悲仁心,故而舉凡天下修真人士在談到大般若寺的時候,都要真心稱讚一番,久而久之,大般若寺為就成了三大門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