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別樣的美食(1 / 3)

古人樸實、忠誠,奴性階級觀念更加嚴重,可以說是深入骨髓!一路上我能明顯感覺到二牛對我態度上的變化,敬畏、恭敬、崇拜!看來我的給老祖宗一個交待了,否則不會簡單地把製鹽事情混過關,古人不是封建信封神靈嗎?就利用這點了!做好一切說辭,也能為以後減少不必要的障礙。

六十年的人生,讓我明白很多也看透很多,人生滄海桑田,到最後都會歸於平淡!我不認為我多聰明,不認識自己有大智慧,雖然帶著千年的文化和不同時代的知識,但和唐朝頂尖的老幫菜們沒法比的,一群厚黑學鼻祖,不是我一個現代人淩駕的,再加上變化莫測的唐王李世民,我也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罷了!不會厚黑不學阿諛奉承,更難以混跡於黑暗的官場,天才易折,我更珍惜平淡自由的生活!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美女弄個一群,做個逍遙地主豈不快活!……想到快活處,自己嗤嗤奸笑,弄得二牛模棱兩可……

隋朝的內憂是農民起義。外患是突厥入侵,但大隋也有高熲,楊素,虞慶則,賀若弼,韓擒虎,史萬歲,來護兒,張須陀這眾多有名將,所以突厥沒能成氣候,隋朝最終是亡於農民起義。唐朝和漢朝非常的象,唐朝的內憂是是農民起義、外戚專權、宦官亂政、軍閥割據。外患一樣是突厥,別外加上一個土藩。但大唐和大漢一樣有著李靖、李績、斐行儉、薛仁貴、程知節、蘇定方、郭子儀、李光弼等眾多名將。突厥和土藩同樣也都沒能成氣候。安史之亂終結了大唐的百年盛世,各藩鎮的節度使開始做大,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等到黃巢起義,大唐的皇帝東奔西躥,軍閥的力量更加強大。最後,朱溫廢掉唐哀帝,唐朝滅亡。所以唐是亡於農民起義和軍閥割據。唐朝的第一個外患是來自於北方的突厥,自從匈奴退出曆史的舞台之後,突厥興起於北方大漠,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就多次起兵南下。到公元626年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突厥的頡利可汗更是率兵20萬直逼長安城,距長安城僅40裏,唐太宗被迫納貢結盟。這與漢初的情況是何等的相似?大唐決心與突厥決一死戰。我雖然熟知這段曆史但也無可奈何,現在的自己太微不足道了!自古君王都是在血水中成長的,貞觀年初,大唐真可謂煎熬,外部突厥不時進犯,吐魯虎視眈眈,東北高麗一直圖謀不軌,更有南詔等一些小國家部落想趁火打劫,對了貞觀年間關中還有一場更加自然浩劫蝗災!哎我得盡快找到靠山,想帶領村裏無憂的生存必需綁到更多大樹!

唐代的深秋就一個字“黃”,天氣滲滿涼意,鳥兒嘰喳不知愁滋味,不時有鬆鼠穿過,也在小心翼翼收取過冬事物!王村村民都在打草、打柴、打獵,女人們在撿幹菜,以備過冬!村子一片祥和,孩童們也隨著父母撿柴,做些力所能及的,窮人家孩子早當家,唐代更加如此,否則很多娃娃都很難熬過冬天,饑餓在唐代太多平常!十八路反王隋朝內亂造成壯大十之去八,難得王家村還保持完好,慶幸自己手裏基礎不錯,也很少收到外界幹擾!就連官差收糧也是村民翻山越嶺送到隴西鎮上交給官差,誰也不願意走兩天的山路去收糧,途中還得在山裏過夜,更何況養尊處優的官差呢!所以官府備案中有王家村,但幾乎沒有外人來過,太偏僻了!我還得解決路的問題,不過首先還得接觸溫飽問題,一頓難題等待著我去處理,問題還不是一般的多……

夕陽西下,回到村子天已經快黑了,路上見到村裏都熱情的打著招呼,很多打獵收獲頗豐的村裏都是往我手裏塞野味,把熱情的村民委婉拒絕了,不是我不收,是每戶村民打獵收獲的一半都要上交村裏,又族長統一保管,以備不時之需!這是王村族規,一直如此!

推開院門“公子回來啦!”湘琴甜甜的問候!“嗯,祖爺爺呢?”“在正房客廳!”

拍拍身上灰塵,推門進入客廳“祖爺爺,二小回來了!”

“哦,今天怎麼又出去一天?課業又沒溫習吧!”老祖宗蹲坐在蒲席上到!古代除非貴族或者官宦,在窮鄉僻壤哪有家具呀,都是坐在木地板上!“祖爺爺,我今天有事要說,二小已經長大,大人、阿娘走的早,至親就祖爺爺了!二小深感身上擔子越來越重,二小想為祖爺爺分擔,想讓村子更加富足!”我不卑不亢的說道,身上發出不同於年齡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