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紛紛點頭,也是啊,先亮出旗號再說,給全天下的人表明一個態度,一個誓死奪回神都的態度,至少要比那些隻知道耍陰謀詭計的七王要爽快得多了。身為與古大力同族之人,趙大有第一個站了出來,朝著歐陽烈行了一個禮後,大聲說道:“請楚王盡快登基。”
歐陽烈還是有點兒猶豫,想了想,說道:“我的家眷都在神都,如果我不登基,他們基本上不會有事的,一旦我登了基,他們肯定會被叛軍殺死的。”
歐陽保連忙站了起來:“楚王不必擔心,歐陽上將軍早就想到了這件事情,在叛軍還沒有控製神都以前,上將軍就已經把楚王的家眷都接到皇城裏去了。”
歐陽烈想了想,猛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行,登基就登基,老子這一回豁出去了,不是我死,就是他們亡,老子跟他們誓不兩立。”
大夥兒都是軍人,講究的就是個爽快,沒有那麼多的條條道道,沒有那麼多的枝枝節節,古大力把所有的皇族成員都組織了起來,行了一個三跪九叩之禮,三呼萬歲後,這事情就算完了。要是擱神都,這樣草率的登基儀式,會被人笑掉大牙的。可是,事急從權,現在最關鍵的是要盡快回兵救皇城之急麼,也沒有人會在意這點兒小事。
據大晉史書記載,大晉神宗五十一年,帝崩,七國叛,天下大亂;楚王歐陽烈於晉城登基,號仁宗。這個仁宗,可不是古大力想出來的,以古大力的文學水平,還沒有那樣的本事。這是幾個通文墨的將軍合計後想出來的,得到了歐陽烈的認可。也是,歐陽烈跟其它幾個王爺比起來,無論是才能還是長相,都差了一大截,唯一勝過七兄弟的,隻有這個仁字。這個仁字,還真就把歐陽烈的性格實實在在地表現了出來。
事急從權,登基隻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結束。歐陽烈也沒有時間大賞部下,而是跟往常一樣,直接把所有的軍事指揮大權都交給了古大力,自已穿著孝服,在晉王府裏麵設了一個靈堂,替神宗守孝去了。整個晉王府秩序跟平時幾乎沒有兩樣,幾乎沒有人想到,現在的晉王府,已經成為他歐陽烈的臨時皇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