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7年後,滬深股市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一路狂奔,一個個整數關口被突破,一個個指數點位被刷新。以上證指數為例,在2007年1月4日突破2700點時,許多人就驚訝不已,沒有想到這一輪的股市有如此之牛。然而,人們驚訝的嘴巴還沒有合攏,股指又創新高了。2007年2月26日,上證指數越過3000點大關。許多人都在想,再好的馬也不能連續跑,再牛的股市也不會連續漲,股市應該歇歇腳了。然而,牛市就有這樣牛,它偏不歇腳,偏不止步,竟然一鼓作氣地在2007年5月9日登上了4000點的高峰。
幸福的中國股民一邊在享受著牛市帶來的豐盛大餐,一邊卻也在緊張地思考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未來的行情將如何演繹,是像有些人所說的將繼續上衝到5000點甚至6000點,還是像另外一些人所說的會馬上下跌到3000點甚至2000點呢?隨著股指的節節攀升,這個問題越來越困擾著股民。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操作決策:如果未來股市繼續走強,他們就要繼續持股甚至加倉;而如果未來股市掉頭向下,他們則要立即逃頂出局。
對當前的大勢進行分析,本就是一項非常困難也非常複雜的事情,而要對未來一段時期的股市走勢進行分析,無疑更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知道,股市不是一個能用物理或者化學方法進行具體測定與分析的實在的物體,而是一個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複雜場所,因此,任何分析與預測都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加上中國股市受政策影響密切,偶然性大,更加難以準確預測。我們誰也不知道未來股市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哪些政治、經濟因素的變化,也不知道市場會出現哪些新的情況,因此,要我們像發布天氣預報一樣準確地指出未來股市是起是落,是漲是跌,顯然是不現實的。
然而,看到不確定性並不意味著就隻能隨波逐流。市場如同茫茫大海,不確定性就是那深不可測、廣闊無邊的海麵。當我們駕駛投資的航船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定當前的經緯度,進而確定我們的坐標和航向。如果隨波逐流,將永無希望到達彼岸,甚至有可能被大海吞沒。而作為股市的投資者,我們所要掌握的緯線,就是從市場內外廣泛搜尋影響大勢發展的政治、經濟、政策、市場心理等多方麵的因素,從而判斷股市發展的基本趨勢;所謂經線,就是著力研究市場的演變曆史,從而推測股市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非常繁瑣非常複雜的工作,但如果我們不想被波濤洶湧的大海吞沒,就隻有老老實實地做這項工作。
一、對滬深股市走勢的基本估計
麵對攀上4000點高峰的上海股市,日益成熟的投資者開始把目光投向一個讓他們牽腸掛肚的焦點問題——中國股市未來將如何發展?
這是一個近段時間最為熱門也最為眾說紛紜的話題。樂觀者提出“繼續牛市論”,認為中國股市目前麵臨著最好的發展機遇,政策大力支持,資金相對充裕,股市還將大漲特漲;悲觀者則提出“牛市轉熊論”,認為滬深股市經過一年來的暴漲,現在已經處於牛市頂部,馬下就要掉頭向下,進入漫漫熊途。還有的人則提出未來的走勢將是牛熊交替,漲跌相間。以上觀點各有各的道理,但也各有各的局限性。我們認為,對於未來股市怎麼走,我們既不能憑想像,也不能憑猜測,而隻有通過全麵分析和綜合評價影響股市走勢的各個因素,從而作出一個基本估計,並在市場運行過程中不斷進行修正與調整。隻有這樣,才有可能作出比較符合實際的預測與判斷來。
(一)持續走牛有基礎
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創出2245。44點的曆史高點。但是由於當時市場過分投機,再加上市場各種製度性缺陷相繼暴露,滬深股市隨後經曆了長達4年的熊市,投資者損失慘重。到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最低達到998點。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推進,A股市場從2005年底開始逐漸走強,2006年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用一年時間即收複4年的跌幅,全年漲幅為亞洲第二。除了股權分置改革之外,上市公司業績好轉、人民幣升值和充沛的資金都奠定了大牛市的重要基礎。
正因為如此,有人把2006年稱為中國股市的“黃金元年”,並將未來的十年稱為“黃金十年”,認為這十年將會讓投資者充分分享到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這個響亮的口號不僅在當時就得到了市場各方的認同,而且在2007年的市場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我們之所以也認同“黃金十年”的說法,是因為無論是宏觀的經濟形勢還是微觀的企業狀況,都支持股市繼續強勢發展。當然,這種強勢發展並不等同於股市天天上漲,股指天天創新高,而實際上是體現一種趨勢、一個脈絡。
首先,我們看世界經濟形勢。過去的4年,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最為強勁的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購買力平價標準計算,年均增速達4。8%,2006年達到5。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考慮到通貨膨脹壓力將被遏製,發達國家內需增長將趨平衡,以及全球金融市場將趨穩定等因素,世界經濟增長形勢看好。這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其次,從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28年的高速增長,並且現在繼續保持著這種高速增長的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認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持續時間比較長,估計到2020年,還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長率。”這無疑為中國股市的持續走牛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另外,我國1992年進入工業化進程的初級階段,1999年進入工業化進程的成熟階段,我們推斷中國經濟將於2010年左右進入工業化國家的行列。根據日韓等亞洲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工業化成熟階段的兩大特征,一是經濟依然會高速增長,二是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主要是各種機器設備開始快速發展。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我們推斷,未來5—10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這一階段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階段。
再次,從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曆史來看,有著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一國經濟發展的“黃金階段”往往帶來資本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經濟邁入工業化階段,產業結構開始升級,經濟以年均10%的速度快速增長,日經225指數10年內增長了3倍。在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的4年多時間裏,印度SENSEX指數由2949。32點上漲至13900點,漲幅高達371。30%,為全球之冠,究其原因,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了印度股市盈利持續高速增長的重要保障。毫無疑問,中國宏觀經濟的高速可持續增長,也必然帶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黃金發展時期。
最後,從中國資本市場本身來看,製度的不斷完善、市場的不斷規範,也為資本市場的強勢發展創造了條件。其中最突出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前景非常光明,一方麵得益於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具有良好的基礎和非常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麵得益於經過15年的探索,既吸取了發達國家的經驗,也結合了國情,找出了一條自上而下的市場化改革的道路。尤其是股權分置改革引領市場發生了深刻變化,把資本市場上根本性的扭曲機製給糾正了過來,推動了市場真正的進步,進而對市場的發展有長遠的影響。股權分置改革之後,我國終於迎來了活力綻放的資本市場,證券行業自身開始進入新一輪的發展周期。無論是上市公司的數量、質量,還是資本市場的參與者,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金融創新更是為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打開廣闊的空間,使其能夠滿足各類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各方利益主體的共同基礎變大了,有了共同經營好上市公司的內在動力和機製。另外,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效益增加,也是決定市場中長期走勢的主要內在因素之一。就2006年年報來看,截至2007年4月30日,共有145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6年年報。這些公司實現淨利潤3604。5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5。81%;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4元,較2005年的0。19元增長了24。63%。如果說這樣的業績還不能出入意料的話,那麼200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的優秀就不能不令人震驚了。對截至2007年4月28日1252家公司披露的一季報統計,1252家公司的加權平均每股收益達到0。099元,相比上年同期的0。0558元增幅達到77。42%。這種大幅增長的業績,無疑為五月份行情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綜合上麵的分析,我們認為,中國股市雖然不排除近期會出現震蕩與調整,但其整體發展方向還是會處於上升通道,股市長期繁榮的趨勢不會改變。這不僅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同時它反過來又能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其實,不僅是中國的股民期盼牛市,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國企改革也都需要一個健康與活躍的股市作為基礎與動力。股市是經濟的反映,但反過來,它的振興又可以刺激經濟的發展,因此有“經濟推進器”之稱。眾所周知,由於財政的困難,那種靠財政增加投資需求的做法壓力很大,要保持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必須啟動民間投資。證券市場在自願、規範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地完成投資主客體的最佳結合,不僅可以有效聚集社會閑散資金形成巨額投資資本,而且增添了投資的市場途徑,無疑是民間投資的一個理想去處。一個生機勃勃的證券市場,不僅能為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募集大量的發展資金,促進企業的發展,增加社會就業率;而且能使投資者財富增值,刺激其擴大消費;還能帶動整個經濟生活的人氣興旺,改變人們的消費預期,增加全社會消費。中國目前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改革,無論是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還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無論是推動符合條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股份製改造,還是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都離不開一個相對活躍和具有承載力的證券市場。因此,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現階段我國股市一些本質的東西後,就會認識到中國股市持續走牛既有經濟基礎,也有政策基礎。縱觀中國的股市,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資金推動型市場,而其背後最堅定的支持者是政策,有利於市場向上發展的政策。回過頭看這一輪大牛市,無疑也是建立在資金充沛、政策麵寬鬆、市場炒作氛圍寬鬆的基礎上的。從我國證券市場要為國企改革服務的大局考慮,建立在政策上的嗬護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會存在,而且中國股市作為國企籌資轉製、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提升產業結構主要場所的戰略地位不會動搖,政策上加強監管規範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股市長期走牛的根基。所以說,從中長期趨勢看,中國股市將會持續走牛。雖然以後也會有曲折,也會有坎坷,但中國股市以其強大的力量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格局不會改變,規範化的發展、持續性的走強的總體走勢不會改變。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隨著莪國宏觀經濟的穩步發展,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的逐漸提高,隨著證券市場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中國股市將持續走牛,強勢發展。
(二)調整震蕩難避免
我們說,中國股市將會持續走牛,強勢發展,但這並不是說股市就會天天上漲,股價就會天天攀高。全世界都沒有這樣隻漲不跌的股市。這是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的一點。否則的話,我們就會頭腦發熱,就會盲目草率。事實上,現在已經有許多人頭腦發熱了。他們看到股市上漲就激動,就狂熱,總認為指數今天漲了明天還會漲,股價翻一倍還會翻兩倍。於是,在股市已經處於高位的狀態下,還在盲目追高。他們把所有的積蓄都取出來,有的甚至把房子都抵押了,籌措一切可以籌措到的資金殺入股市,幻想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