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財務分析:明明白白炒股票(1)(1 / 3)

無論我們是到商場去買電視機、電冰箱等大型電器,還是到超市去買針頭線腦等小型商品,甚至是到菜市場去買雞鴨魚肉,都總是要認真挑選一番:或者看質量,或者看品牌,或者比較價格,或者辨別真假,其目的就是要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較好的商品。

不可理解的是,許多人對花幾十元或幾百元買什麼樣商品尚且仔細考慮、精心挑選,而在購買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股票時,卻非常的隨便,非常的馬虎。看見那隻股票在上漲,或者聽股友們傳說某隻股票有莊家,或者聽股評家說那隻股票好,就匆匆忙忙跑到操作台前刷卡、填單,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錢立刻就變成了一把既不知根又不知底的股票,許多人甚至對該股票發行公司是在什麼地方、是幹什麼行當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說了解其財務狀況與經營狀況了。因此,而買到像PT水仙那樣的退市股、買到像銀廣夏那樣弄虛作假的“績優股”、買到像東方電子那樣操縱市場的問題股,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結交朋友希望結交品質好的朋友,我們買商品希望買到品質好的商品,而我們投資股票,當然也應該投資品質好的股票。股票的品質,實際上就是股票的內在價值。我們對股票品質進行分析,實際上就是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分析。在一定意義上說,上市公司的品質是預測股價的根本,是選擇股票的依據。因為引起股票漲跌的原因不管是如何的複雜,但最核心的還是要受其經營狀況與財務狀況所左右。因此,我們無論是選擇股票還是預測股價,都不能忽略對其內在價值的分析。而分析股票內在價值,一個最基本的途徑就是閱讀與分析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從中了解上市股票品質的優劣,從而選擇那些能為他們帶來豐厚投資回報的上市公司,避開不能為其帶來回報甚至可能招致損失的上市公司。

一、財務分析:投資者的基本功

(一)財務分析是選擇股票的依據

財務報表分析,又稱公司財務分析,是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有關數據進行彙總、計算、對比,綜合地分析和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而了解財務報表中各項指標的變動對股票價格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最終作出投資某一股票是否有利和安全的準確判斷。財務分析屬於基本分析範疇,它是對企業曆史資料的動態分析,是在研究過去的基礎上預測未來,以便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從傳統股票投資學的定義看,股價即為發行公司“實質”的反映,而發行公司的實質,就是它的營運情況、財務情況及盈利情況,了解這些情況最直接最方便的辦法,便是進行財務分析。

對於崇尚理性投資並想把炒股當作一項事業來做的股民,讀懂財務報表,並熟練、準確地進行財務分析,是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有一千多家,其質地參差不齊,甚至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想要重溫股市建立初期齊漲共跌的舊夢是不太可能的了。因此,利用公開信息把握公司動態,運用財務報表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從而對公司的內在價值作出基本的判斷,將成為每一個置身於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公司財務報表是關於公司經營活動的原始資料的重要來源。一個股份公司一旦成為上市公司,就必須遵守“財務公開”的原則,即定期公開自己的財務狀況,提供有關財務資料,便於投資者查詢。在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財務資料中,最重要的是財務報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反映了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在一個會計周期內的經營業績以及上市公司的整體發展趨勢,是投資者了解公司、決定投資行為的最全麵、最翔實、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我國有相當大一部分散戶投資者要麼是不屑於分析財務報表,而唯消息是從,唯莊家是從;要麼是不會分析財務報表,而單純憑運氣、靠機遇炒股,其結果對個人來說,大多難以逃脫追漲殺跌的怪圈,基本上都成了莊家的炮灰;對整個市場來說,則導致市場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缺乏穩定性。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成熟與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過去以價格取向為主體的投機操作時代已逐步讓位於以價值取向為主導的投資時代。在此情況下,如果投資者還不學會看財務報表,不學會作財務分析,則在市場裏將寸步難行。可以肯定地說,未來的股市裏,誰能像巴菲特那樣慧眼識珠,捕捉到具有成長潛力和投資價值的股票,誰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沃倫·巴菲特是當今世界具有傳奇色彩的證券投資家,他以獨特、簡明的投資哲學和策略,投資可口可樂、吉列、所羅門兄弟投資銀行、通用電氣等著名公司股票大獲成功,個人淨資產高達323億美元,在2001年的《福克斯》富豪榜上排名世界第二。

不可思議的是,這位掌管著龐大的投資資金馳騁股市而製造了成千上萬個億萬富翁的世界股王,竟是在美國一個遠離城市的西部小鎮奧馬哈創造著證券投資的奇跡。他不靠內幕消息,也不搞坐莊的勾當,他甚至沒有交易員隊伍,沒有電子屏幕,沒有價格圖表,沒有計算機,他唯一的“武器”就是幾十年來的報紙和公司年報——巴菲特就是靠嚴謹的財務分析取得了連續32年戰勝市場的紀錄。巴菲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對各種財務報表和公告進行研究,對公司、行業進行調查,從中進行艱苦細致的篩選。尤其是當他打算投資某一家公司時,一定要查閱有關公司的全部年度報告,了解公司的發展狀況及策略,甚至到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他的投資邏輯是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因此,他總是要選擇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且財務穩健、經營效率高、收益好、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的公司股票進行投資。他投資的股票,很多是屬於老牌的傳統企業,但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市場占有率很高,從而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例如吉列(剃須刀)漲了3倍,可口可樂(飲料)漲了5倍;大都會從17。25美元漲到了80美元以上;GEICO,投入4600萬美元,到20世紀90年代值17億美元。西方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大都特別重視股票的品質分析。巴菲特總結自己股海傳奇的經驗,便是一句話:“永遠隻買你寧可跑好幾條街,都非買這家公司產品不可的這家公司的股票。”事實上,給巴菲特帶來巨大利潤的也確實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好股票:如可口可樂、麥當勞、吉列、華盛頓郵報、聯邦捷運公司等。

其實不隻是巴菲特,許多投資大師的成功秘訣,也都是被我們許多投資者不以為然但事實上卻極其有效的財務分析。號稱美國“共同基金之父”、“世紀投資大贏家”的股市奇才羅伊·紐伯格,他總結出成功投資的十原則,其中之一便是認真分析公司狀況,包括領導班子、公司業績及公司目標。尤其需要認真分析公司真實的資產狀況,包括設備價值及每股淨資產。洛克菲勒也特別強調,投資價值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成長性。

股票投資是一門學問,而不是賭博。我們不能以僥幸的心理賭這隻股票有莊家,賭那隻股票有好的分配,而應該是通過認真分析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比較和研究股票的運行軌跡,從中挑選出有成長潛力、有投資價值的優質股票。炒股6年資產增值100倍的散戶高手崔偉宏選擇投票從不人雲亦雲,而一定要利用業餘時間通過大量收集和研究上市公司的動態而選擇優質潛力股。他選股的原則是著重於公司的成長性,在別人尚未發掘的時候就提前介入,俗稱“臥底”。有時他還要對上市公司作一番調查,如曾自費到廈門信達公司實地訪問了解公司情況等。另外一位散戶高手楊衛東,從1996年3月至2000年2月,4年時間中,他主要做了7隻股票,每隻股票所賺基本都翻番。分析他的投資經曆,這並不是投機得來的奇跡,而是踏踏實實研究上千家上市公司後的結果。據楊衛東介紹,每逢年報或中報出場,他就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依次將財務報表中的應收賬款、經營性現金流量、投資性現金流量、淨利潤增長率及構成、主營業務增長率、資產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等這些指標居於前100名的公司找出(依據不是當年一年的數據,而是過去五年的),挑出它們之中的重合者;再排除淨資產收益率在15%以下者(以剔除“配股資格線”可能導致的虛假成分)。此時所剩的備選對象,就不再令人眼花繚亂,而是屈指可數了。接下來的工作是將這些物有所值的股票放到行業背景中去透視。如果兼具一個頗有成長潛力的行業,則可以肯定是個好股,隻待選擇時機介入了。

許多散戶進股就跌,炒股就虧,有的怪莊家欺騙,有的怪股評誤導,有的怪運氣不好,但就是不怪自己。捫心自問,我們誰像崔偉宏、楊衛東這樣詳細研究過公司報表,認真分析過股票質地?我們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無非是今天跟莊跑,明天炒題材,沒有靜下心來認真研究過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股票的質地,其結果又怎麼不追漲殺跌、虧錢蝕本呢?有的散戶把股市當作賭場,把股票投資當作賭博,認為隻要有莊家就可以糞土變黃金,隻要有題材就可以雞毛飛上天,不料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不是落進莊家的圈套就是跌進炒作的陷阱。乍一看,像楊衛東這樣埋頭研究上市公司的中報年報,是很笨的做法,但就是這種笨辦法卻使他在4年之內賺了20倍,而那些跟莊跟風的散戶,自以為聰明,但有幾個賺了錢?不套牢、不虧損就阿彌陀佛了!以前,我國絕大多數投資者忽視財務報表的分析,而以打探消息、跟蹤莊家、炒作題材來決定股票的選擇與買進賣出,實際上是盲目跟風,草率行事,雖然也偶有獲利者,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追漲殺跌,勞而無獲,虧多盈少。現實已經無數次的教育投資者,不注重財務分析,不重視股票的內在價值,是難以在股市裏立足的。

不可否認,中國股市上的許多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本身質地與經營狀況聯係並不是很密切,反而與莊家的操縱和題材的炒作密切相關。因此,過去散戶關心莊家比關心股票多,重視題材比重視業績多。這種現象顯然是不正常的,是非理性的,也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的。隨著股市法律法規製度的健全,監管力度的加大,信息披露的完善,尤其是對於莊家操縱市場的嚴厲打擊,價值投資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昔日炒得火暴的莊股億安科技、中科創業、銀廣夏等,暴跌後的價格不足其原價的10%,跟風炒作的股民可以說是血本無歸。這一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認真進行股票的價值分析,還繼續抱著有莊則靈、有題材則漲的投資思路,盲目跟風,草率買股,則要上大當,吃大虧,賠大錢。

(二)財務報表是了解公司的窗口

股市價格向其內在價值回歸是未來股市發展的重要走向,過去那種高投機、高市盈率、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的現象正在逐步糾正。隨著股票價格同其內在價值的回歸,股票的價格與公司的經營業績聯係越來越緊密,股價的檔次也在不斷拉開,成長率高的績優股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因此,理智的股市投資者,應更加重視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重視股票自身的品質。這就要求投資者掌握股票投資的財務分析方法,準確評價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與經營效果,進而了解財務報告中各項數據及其變動對股票價格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最終作出投資某一股票是否有利和安全的準確判斷。不論買賣股票的動機是從事投資或進行投機,不論從事交易的方式為長線或短線交易,都必須了解上市公司的營運情況、財務情況及盈利情況,並將其作為操作決策的重要依據。

公司的財務狀況反映了公司生產經營各個方麵的狀況。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通過財務分析,就可以知道公司占用了多少資產,欠了其他公司多少債務,以及淨資產是多少。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股民,就必須能夠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獨立分析,以作出是否購買該公司股票的決定。通過財務分析,可以在股市上找到成長性好、債務情況良好、將來會給投資者以豐厚回報的好股。

閱讀與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有兩大重要功能:一是通過分析各種股票品質的好壞來反映出它的內在價值,進而幫助你選股;二是通過閱讀與分析你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了解你所應有的權益,進而幫助你維護自己應得的利益。2006年的黑馬股貴州茅台,9月份開始啟動,當時的價格隻有40元左右,僅僅三四個月的時間攀升到116元,這其中固然有炒作的成分,但其業績的持續增長,則是構成其股價大幅上漲的最根本動力。(見圖4-1)

無論是正處於選股階段的投資者,還是已投資於某公司的股東,要想做一名理智的投資者,要想維護並發展自身的經濟利益,就必須認認真真地研讀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這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你在股市投資時還是如同過去那樣盲目跟風,或者“跟著感覺走”,對你所投資的公司知之甚少,則無異於盲人騎瞎馬,瞎貓捉老鼠。

閱讀與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投資者分析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判斷股票品質優劣最直截了當、最有效的手段,其理由是:

(1)財務報表可以準確地反映一個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的資產、負債、淨資產、股本總額及結構、財務狀況發生增減變動等情況,都可以通過財務報表來反映。通過分析財務報表,可以保證投資者不至於選擇不良公司或有破產可能性的公司之股票。國外有學者研究發現,公司破產的前5年,其失敗的跡象就已通過財務比率而反映出來。通過財務比率分析,可以在公司破產的前一年,就能預測公司即將破產,其精確率高達95%;在兩年前,預測公司破產的精確率也達72%。因此,國外有人把財務分析又稱為破產研究。

(2)財務報表可以準確反映出一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經營業績是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管理好壞的鏡子,是投資者選股的重要依據。所謂績優股,就是經營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之股票,要判斷一個公司的業績是好是壞,關鍵要閱讀與分析上市公司公布的利潤表。

(3)財務報表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情況。利潤分配關係到每一個股東的切身利益。對於一個正在準備投資的投資者來說,通過閱讀與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表,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對於一個已投資於某公司的投資者來說,通過對該公司利潤分配表的研讀,可以了解利潤分配的情況,進而判斷出這種利潤分配方案合理與否,自己的權益是否受到侵害。

(4)財務報表可以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揭示公司籌資募股的資金是否按照指定的用途去投資。反映一個股票品質的好壞,不僅要看它含金量和含利量的大小,而且還要看它未來的發展趨勢。一般而言,如果公司將募股、借款籌得的資金以及生產經營積累增加的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用於籌劃公司的未來,開拓新的領域,那麼這種股票的未來發展必然看好,並可能成為持續成長率較高的成長股。怎樣才能知道上市公司將積累和籌集的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了呢?如何判斷某上市股票是不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成長股呢?一個有效的方法是閱讀和分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可以告訴你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向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向壞的方麵發展,告訴你公司將手中的資金用到了什麼地方;資產負債表和利潤分配表,可以向你展現出該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成長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