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善於合作、懂得借勢的女人最能賺錢(2)(1 / 3)

1994年,中國北京首屆商品房展銷會上,達因集團以一個亮麗的名字,推出自己兩幢公寓——“城市經典”,再配以“現代都市傳奇,三萬元成家立業”的廣告宣傳,加上“24小時熱水,40多個電視頻道,保安‘巴士’服務”等說詞,張璨他們那兩幢本來地界不好,並無任何優勢的樓盤,反倒成了搶手貨,兩個月就賣出了80%。為此,他們付給那家台灣公司800萬元代理費。

“以前,哪聽說給房子起名兒,頂多是某某區,幾樓幾號。‘城市經典’可以說是北京頭一次對建築物進行整體定位、設計包裝的。我們由此學到了一套物業營銷理念,這800萬花得值,就當我們交了學費。”打這以後,張璨他們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和房地產谘詢公司——達因行。

在經商之餘,這個聰明的女人卻時刻沒有忘記學習。

離開北大11年後,張璨又重回北大念書——讀國際金融專業研究生。

“去年冬天最冷的那幾天,正趕上我們考試。不少人像我一樣是在職學習。考試那天,操場上停的淨是好車,簡直成了一道風景。可能大家都感到以前學的東西不夠用了。就像這次亞洲金融風暴,我們沒受太大波及,但下次還會這樣嗎?我們遲早要走向國際市場,不學肯定會被淘汰,就沒法發展了。”

張璨還在自己企業做了件挺特別的事,從人民大學請了個企業管理的專家組。

“他們是做學問的人,真能對企業有幫助?”記者問。

“非常有幫助。”張璨肯定地答。

“我這麼跟你說吧,他們幹了所有我們幹不了的事,我們不擅長的事。許多企業的管理方式還是挺落後的,比如家族式管理等。創業早期可能還行,但越發展可能就越力不從心。專家組對我們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我們從創業初期的那種隻要振臂一呼,大夥就衝啊殺啊的‘遊擊隊’,改造成了一個科學有序、正規化的集團軍。”

很多人見到的張璨,沒有塗唇抹粉的化妝,衣著也遠不及街上那些時髦小姐,她應該很有條件打扮,光是身高,就有一米六八。

“你怎麼不打扮打扮?”記者問她。

她答得也爽快:“剛掙著錢那會兒,也打扮,穿金戴銀,買好多衣服,我也有虛榮心啊,要找到有錢的感覺。我的朋友就說我:張璨張璨,你這是幹嘛啊,你以為自己做得很大了?別眼睛隻盯著國內好不好,跟國外的企業比,你這算什麼呀?自己想想也是,這是幹嘛啊,於是我又回到了以前的我。幹企業,尤其是做老總,必須克製住自己的虛榮心。”

“不是沒有前車之鑒的,比如說頭腦一發熱,虛榮心膨脹,拚命要做大,本來能蓋17層樓,硬要蓋37層,結果企業‘嘩嚓’一下倒了。”有一次,張璨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連續劇,她說自己差點兒沒樂出來,兩個做生意的男人,有段表演:他倆開車上了一座橋,然後下車,一男人手裏拿了幾張紙片,大概是合同文本之類,很豪爽地甩給另一男人,嘴裏還蹦出一句硬邦邦的台詞:“你贏了!”於是成交了一筆生意。

張璨忍不住樂了,她說:“做生意哪裏會是這樣,實際上很枯燥,是要實實在在、認認真真做的。另外,我有一群真正的朋友,他們懂經濟,有經驗,頭腦冷靜,眼界開闊,時不時地提醒我、點撥我。如果我有什麼成功經驗的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是別人智慧的實踐者。”

張璨很謙虛,其實對於做生意的女性來說,對你有用的人才就是你的貴人。你是伯樂,她們是千裏馬。然而,良好的“伯樂與千裏馬”的關係,最好是建立在彼此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的基礎上。這絕不是鼓勵唯利是圖,而是強調彼此以誠相待的態度,既然你有恩於我,它日我必投桃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