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十五 皇帝篇(上)(1 / 3)

上古時代

炎帝神農氏

黃帝軒轅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堯放勳前2357~前2258

虞舜重華前2257~前2208夏

(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傳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年

2、帝啟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l8年

10、帝泄l6年

11、不降59年

12、帝扃21年

13、胤甲21年

14、帝孔甲31年

15、帝皋11年

16、帝發19年

17、履癸53年。周

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1122--770共353年。曆十二帝。建都:鎬京。

1、武王發7年

2、成王誦37年

3、康王釗26年

4、昭王瑖51年

5、穆王滿55年

6、共王緊扈12年

7、懿王囏25年

8、孝王辟方15年

9、夷王變16年

10、厲王胡37年-共和時代14年-

11、宣王靖46年

12、幽王宮湼1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曆、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曆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1、本王宜臼51年

2、桓王林23年

3、莊王鉈15年

4、厘王胡齊5年

5、惠王閬25年

6、襄王鄭33年

7、頃王壬臣6年

8、匡王班6年

9、定王瑜2l年

1o、簡王夷14年

11、靈王泄心27年

12、景王貴25年

13、悼王猛1年

l4、敬王匈44年

15、元王仁7年

16、貞定王介28年

17、哀王去疾1年

18、思王叔1年

19、考王嵬15年

20、威烈王午44年

21、安王驕26年

22、烈王喜7年

23、顯王扁48年

24、慎靚王定6年

25、赧王延59年

26、東周君傑7年。春秋戰國

春秋,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秦

(統一後)公元前22l--2ol共15年,曆三帝,嬴姓,建都:鹹陽。

1、始皇帝政12年

2、二世胡亥3年

3、子嬰l年。漢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曆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呂後專政)8年。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啟l6年。

6、武帝徹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13年。

8、宣帝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1o、成帝驁建始,26年。

l1、哀帝欣建平,6年。

12、平帝珩元始,5年。

13、孺子嬰居攝,3年。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長安。

1、王莽,始建國,15年。

2、淮陽王劉玄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曆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

2、明帝莊永平18年。

3、章帝炟建初13年。

4、和帝肇永元17年。

5、殤帝隆延平1年。

6、安帝佑永初19年。

7、順帝保永建19年。

8、衝帝炳永加1年。

9、質帝鑽本初1年。

1o、桓帝誌建和21年。

11、靈帝宏建寧22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13、獻帝協初平32年。三國

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曆五帝,建都:許昌。

1、文帝丕黃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齊王芳正始14年。

4、高貴鄉公髦正元7年。

5、常道鄉公奐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備章武3年。

2、後主禪建興41年。

吳:公元222--28o共59年,孫姓,曆四帝,建都:建業。

1、大帝權黃武31年。

2、會稽王亮建興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烏程候皓元興17年。晉

西晉:265--316共5l年,曆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馬衷永熙17年

3、懷帝司馬熾永加5年。

4、憨帝司馬業建興4年。

東晉:317--4o2共1o4年。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馬紹太寧3年。

3、成帝司馬衍鹹和17年。

4、康帝司馬嶽建元2年。

5、穆帝司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馬丕隆和4年。

7、廢帝司馬奕太和6年。

8、簡文帝司馬昱鹹安2年。

9、孝武帝司馬曜寧康24年。

10、安帝司馬德宗隆安22年。

l1、恭帝司馬德文元熙2年。十六國

304--439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303--347共七個皇帝建都:成都。

1、李特2年

2、李流1年。

3、李雄30年

4、李班1年

5、李期3年

6、李壽5年

7、李勢5年。

前趙:304--329匈奴建都:平陽(山西臨汾)曆五帝

1、劉淵6年

2、劉和1年

3、劉聰8年

4、劉傑1年

5、劉曜13年

後趙:319--352曆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1、石勒15年

2、石弘1年

3、石虎15年

4、石世1年

5、石遵1年

6、石祗?年

7、冉閔3年

前燕:357--37o曆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1、慕容皝15年

2、慕容儁11年

3、慕容暐11年

前秦:351--394曆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1、符健4年

2、符生3年

3、符堅27年

4、符丕2年

5、苻登9年

6、符榮1年

前涼:313--376漢族,曆7帝,建都:姑臧。

1、張茂5年

2、張駿22年

3、張重華9年

4、張耀靈1年

5、張祚3年

6、張玄靚9年

7、張天鍚12年

後秦:384--4l7羌族,曆3帝,建都:長安。

1、姚萇8年

2、姚真22年

3、姚弘2年

後燕:384--409鮮卑族,曆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13年

2、慕容寶3年

3、慕容盛3年

4、慕容熙7年

5、高雲3年

南燕:398--4lo鮮卑族,曆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7年

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漢族,曆二帝,建都:昌黎。

1、馮跋22年

2、馮弘6年

後涼:386--4o3氐族,曆四帝,建都:姑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