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個童子異口同聲,有人臉上帶笑,有人一臉漠然,各是不同。
話落,十四個童子飛身而起,或腳下生雲,或飛鶴為騎,或步履如風,隻這一動,便讓眾人心神一震,暗呼玄妙。
生雲之術,召鶴之計,步履之法,都是全然超脫眾人見解的術法,分明高深莫測,看得諸人都是一呆。
聰明人都死死盯著這些童子,試圖從他們的功法中窺探出些許奧妙,即使隻是皮毛,亦可讓人大獲裨益。
諸聖使來了多次,倒是見慣了這些術法,如今亦騰身而起,追隨了上去。
如此一路上行,長空上七彩虹光寸寸生輝,山道兩邊古樹參天,清泉幽幽,風吹時林海起波浪,風息時鸚鳴雀舞,好一幅絕世妙景。
一會兒功夫便到了山頭上,一到山頭,豁然景色一變,但見前方群山綿延,一山高一山,一重高過一重,山間白雲彌漫,風吹雲湧。
但見最高的山峰處,其上似有金光璀璨,耀得人睜不開眼來。
而在山頭上,但見七座鎖鏈橋深入雲端,指向周邊不同的七座大山。
十四個童子立刻分成七路,各朝著鎖鏈橋而去,一刹已沒入雲間,諸國人馬自都跟隨自己國家的聖使,一路踏上鎖鏈橋。
一根根粗大的鐵鎖鏈交織著組成橋麵,並沒有欄杆之類,就這麼一條鎖鏈橋橫跨在懸崖之上,下方深不可測,其上雲層漫漫。
而在鎖鏈橋的橋頭處,立有一座石碑,其上寫有三個大字:天王橋。
隻一句話,便讓眾人心頭一震。
“天王橋,顧名思義是天王才有資格行走的橋梁,修為低的難以承受住橋身的衝擊。所以,我看諸位天王就先分散開來,護著大家過橋吧。”
宋北風說道。
這一說,諸宗人馬尤其是那些宗門中沒有天王存在的宗門人都是一臉感激。
於是,諸天王分散開來,氣息一放,各自護著十幾二十人,一路朝橋身上飛去。
風大浪急,鎖鏈橋如隨時可斷的稻草繩,在懸崖颶風的衝擊下蕩來蕩去,幅度其實不高,但每一次蕩動都帶著衝擊靈魂的力度。
修為低於天王者,一上橋便直是如臨大敵般,一個個都好似係在繩子上的螞蚱,隨著繩子東搖西晃,承受了靈魂和肉身的撞擊。
修為達到天王者,一步踏上去,則如同踩在實地上般,心境和修為的不同使得他們不至於受到橋麵的影響。
宋北風領隊,人如飄葉隨風,衣袍翩翩,透著幾分道骨仙風,麾下的幾個門人被他氣息帶動,雖然被橋麵的震動震得四晃五搖,心神不穩,好象隨時可能掉下橋去,但是宋北風氣息所在,有如無形的托力,讓他們即使搖晃得再厲害也如不倒翁般,就是掉不下去。
“此橋,無上玄妙呢。”
李默站在隊伍之前,氣息庇護著十數人,無根島的隊伍中可以說是諸宗隊伍中最輕鬆的,三十出頭的天王聚在一起,眾人根本不必擔心會出什麼意外。
而這話一說,不少人陡地心神一動,明白了李默這話中的意思。
即無後顧之憂,眾人便都凝神屏氣,任由橋麵如何晃動,心神皆是如一,有的甚至主動捕捉著橋麵動靜,橋動則動,橋停則停。
李默看在眼裏,不由微微一笑。
聰明人是一點就透,這天王橋即能夠對修為低的人造成震懾,那麼本身就是一個強敵。
那麼渡橋之時,便猶如與強敵一戰,若能領悟些許玄妙,那必定修為倍增。
而李默這話也沒有刻意壓低聲音,話一說,隨風飄過,又有不少人察覺到這其中的意思。
如此,在諸天王的護佑下,一行數百人終於穿過天王橋。
落地時,諸天王們自是麵不改色,但修為低的要麼急喘著氣,要麼漲紅著臉,要麼汗濕了一身。
但是,那些聽明白李默的話,在橋麵上有所體會者則是目光神彩大放,感受到心境和修為同步的提升,一個個直是暗喜之極。
要知道,比起修為而言,心境的提升是最難的。
所謂心境,又名道境,乃是修玄者領悟天地法則高低的呈現,即使修為再高,如果無法窺探到天地法則,宇宙玄妙,那麼便沒有可能飛升。
但是心境的修煉是非常麻煩的,即靠機緣,又靠悟性,因此大多數人心境的進度都遠遠落於修為之下。
然而如今,李默一口道破橋上玄機,這些人通過過橋的領悟,修為心境雙雙提升,又怎能不令人興奮。
同時,眾人對李默的崇拜又高了三分,隻一句話便能讓人獲得機緣,都恨不得加入武極宗,加入無根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