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結局(5)(2 / 2)

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先完成半聖韋懿布置下的畫戰馬的功課。

杜若一邊磨墨一邊對嶽川講解:“正所謂‘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不管要畫什麼,立意是用筆之本。‘本’即統帥,‘意’則包含著極其複雜的文化內涵,它是畫家主觀世界的複雜反映,即各種感情、理想修養、氣質等等。‘意’是主觀的,但又不是純主觀的臆造。要想畫出好的丹青作品,就要通過線條的運用來達到抒情寫意的目的……”

“比如畫戰馬,在命筆落紙之前就先要在腦中勾勒出戰馬的形態,形成立意構思,一旦筆行紙上,意,便蘊藏在筆中。好的畫家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態下來把握自己瞬息萬變的情緒流程,抓住來去倏忽的創作靈感,保持創作衝動的新鮮性和連續性,不失畫機,一氣嗬成。”

杜若將毛筆蘸飽了墨汁,用濃墨、重墨勾勒出了馬頭、馬頸、馬胸、馬腿等大轉折部位,再用幹筆掃出了馬鬃和馬尾,使得整幅作品的濃淡幹濕變化顯得極為自然。杜若用細勁的線條勾勒出了馬腿,用柔和的線條畫出了馬的肚腹,這使得宣紙上的戰馬富有了靈動之感,顯得極為神駿和壯美。

“丹青最難的地方就在於,你要用你手中的畫筆,賦予作品生命,否則就難以畫出好的丹青作品。因為就算畫得再像,也不過是沒有生命的死物,你要用你手中的筆,讓你的作品‘活’過來……”

杜若的話音剛落,宣紙上的戰馬就發出了一聲嘶鳴,並且開始搖頭擺尾,顯得很是活躍。

雖然比不上丹青三境、揮灑自如的半聖韋懿能讓畫中的戰馬走出畫外,達到丹青二境呼之欲出的杜若筆下嘶鳴跳躍著的戰馬,在嶽川看來已經很神奇了。

臨摹了一段時間的《芥子園畫譜》,嶽川的畫技已經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他的畫作看起來不再是抽象派了……

嶽川在杜若的指導下作了三幅戰馬的畫作,然後挑選了自己覺得最為滿意的一幅,準備明天上交。

嶽川問道:“小師妹,咱們現在就練琴嗎?”

“好啊,不過我覺得咱們最好先分開練習,然後再彈給對方聽,這樣就可以相互指出對方的不足,以便於盡快提高琴技。”杜若建議道。

*********************************************

鈴蘭曰:

黑龍道長與浣月公主的故事先告一段落,鈴蘭請各位將視角重新調回到聖啟大陸的墨玉書院,接下來準備進入劇情了,請各位跟鈴蘭一起,去揭開墨玉書院藏書樓的秘密。

敬請期待下一章!

喜歡看《若修儒道》的朋友們記得來看哦!

無節操為自己打廣告,求票,推薦票,粉紅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