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毒品

毒品通常是指易使人形成癮癖的藥物。“藥物”一詞是個廣義的概念,它既包含了醫療所用藥物,也包含了吸毒者濫用的鴉片、海洛因、冰毒等,還包括具有依賴性的其他天然植物、煙、酒和溶劑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製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毒品是可以天然獲得的。鴉片就是通過切割未成熟的罌粟果直接提取的一種天然製品,但絕大部分毒品隻能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獲得。因此,製毒原料既是醫藥或化工原料,又是製造毒品的配劑。

一般來說,毒品具有這樣幾個特征:不可抗力,強製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不斷使用它,並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取它;連續使用時會出現不斷加大劑量的趨勢;吸食者對毒品產生精神依賴性及軀體依賴性,停止吸食後產生戒斷症狀(脫癮症狀);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後果。

二、人類最初對毒品的認識和應用

專家研究發現,早在公元前的古代文化中就有使用罌粟的記載。當時,人們把罌粟做成各種製劑服用,以此來取樂和治療疾病。也就是說,在遙遠的過去,使用罌粟並不是出於罪惡的目的。正因為人們很早的時候就把罌粟視為一種治療疾病的藥品,所以也就有意識地進行少量的種植與生產。如古代醫學文獻記載:被譽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7年),以及古羅馬醫師加倫(129年—199年)都熟知鴉片的作用。經考證,中國史籍記載,大約在唐朝時期,我國就從域外引進並種植了罌粟,其目的是為了祛病和取樂。至於吸食這些毒品風氣的興起,卻是發生在近現代社會的事情。

古代墨西哥的阿茲台克人把墨斯靈苞仙人掌的褐色幹頂稱為“皮約特”,在慶典中當作致幻劑。墨西哥北部的一些部落和北美洲土著人,現在還在典禮中使用仙人掌作為致幻劑。裸頭草堿真菌被古代阿茲台克帝國居民稱為“生肉”,在占卜和巫術儀式中起過重要的作用,重要的宗教祭禮以吃這種真菌為主。它的致幻作用發生速度很快,15分鍾就開始,90分鍾後出現最強烈的吸毒感受,其效力長達5~6小時。時至今日,使用致幻真菌祭禮仍然是墨西哥印第安人根深蒂固的傳統習慣。

三、探源常見毒品的由來

人類發現和認識毒品的危害,確實有一個比較漫長而漸進的曆程。今天,當我們簡單了解幾種毒品的由來時,就會驚訝地發現,人類曾經為毒品付出了無比沉重的代價。

1.罌粟的由來。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海岸的群山中遊曆時偶然發現了罌粟。古時候,蘇美爾人曾虔誠地把它稱為“快樂植物”,認為是神靈的賜予。約公元前1500年,罌粟傳入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公元初,傳入印度;公元7世紀時(中國唐朝初期),由阿拉伯商人以朝貢方式傳入中國。目前,人類已發現各類罌粟達250多種,主要生長在北半球幾乎整個溫帶和亞熱帶地區,而這些地區也幾乎都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中出現了對罌粟的詳細描述。古埃及人稱罌粟為“神花”,也曾把它當作治療嬰兒夜哭症的靈藥。古希臘人為了表示對罌粟的讚美,讓執掌農業的司穀女神手拿一枝罌粟花。古希臘神話中還流傳著有關罌粟的故事:有一個統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修普諾斯,其兒子墨菲斯手裏拿著罌粟果,守護著酣睡的父親,以免他被驚醒。大詩人荷馬稱罌粟為“忘憂草”,維吉爾稱它為“催眠藥”。從那時起,為了欣賞它美麗的花朵,有的奴隸主開始嚐試並種植了一些罌粟。但是,當曆史的車輪駛進19世紀的時候,人們終於發現了罌粟竟是懸在人類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它在讓人忘卻痛苦和恐懼的同時,也使人的生命在麻醉中枯萎,在迷幻中毀滅。

2.大麻的由來。人類最早發現大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在羅馬尼亞境內一個古代墓地發掘出來的宗教用炭爐內,竟然奇跡般地挖出了燒焦的大麻種子。曆史上,使用大麻以古代印度最為著名,印度教傳說中的“毀滅之神”濕婆的信徒們極為崇拜這種植物。古時居住在巴爾幹半島的色雷斯人同樣知道大麻。色雷斯人的巫師通過燃燒大麻的花來達到靈魂出竅狀態,人們猜測源於色雷斯的一種狂歡儀式中也使用或吸食大麻。考古發現,早在公元前2800年,在中國就有人開始通過栽培大麻獲取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