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保持優勢1(1 / 3)

如果受到抨擊,則盡量分散受抨擊的焦點,千萬不要“針尖對麥芒”,這樣容易造成兩敗俱傷,盡量保持自己的優勢。要求不易為人接受,采取先發製人的方式,事情便容易進行。

一、誇大問題削弱其氣勢

某家生產乳製品的大工廠,某日來了一位氣焰高漲的抗議者,據他說,有一罐奶粉中竟然有隻活的大蒼蠅。

在奶品的製造過程中,衛生管理程序相當嚴密,為了防止氧化,特將罐內所有空氣抽出,然後灌入氮氣再予密封,所以,若要說有隻活蒼蠅在內,實在不可能,但由於這位消費者言之鑿鑿,使得工廠負責人不得不使用些說話的技巧,使抗議者無法繼續逞能。

當這位來勢洶洶的抗議者提出抗議時,這位負責人則靜立一旁聽取他的言論,待來者終於把話說完後,他才慢條斯理地開口道: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那怎麼行呢!若真有這麼回事,當然是廠方的錯誤,加上這問題很嚴重,絕不可忽視。好的!我現在馬上停下全廠的機器,以查清錯誤的來源!”負責人邊說邊皺著眉頭,此時旁邊的職員聽了,十分不安。但當這位負責人說了下一句話時,他們才恍然大悟。

“本廠在奶品的製造過程當中,一定要把罐內的空氣完全抽出,灌入氮氣之後予以密封,所以不可能有蒼蠅活著的情形,現在既然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一定會調查清楚。但還是得請問你開封時的情形,及開封後的保存情形等等,並麻煩你盡量說清楚。”

這位抗議者沒想到這件事情竟會引起如此嚴重的後果,於是驚訝與困惑的表情不時浮現在臉上。由於那位負責人的提醒,他覺得,這問題或許是自己保管錯誤引起的,頓時銳氣大減,終於怯怯地說:

“我隻是希望以後不要有類似情形發生,至於這件事我不再追究了。”說著便倉皇離去。

當抗議者十分理直氣壯地提出抗議時,一般人的反應是予以毫不客氣的痛擊,但這種作法往往得不到好結果,反而容易使事情鬧得更僵。所以在遇到這類情況時,你隻須將問題看得更嚴重,使對方感覺事態似乎頗不妙,便不好繼續鬧下去,不僅原來的氣焰會低落許多,而態度也和緩了許多,甚至還會向你道歉認錯。

※如果遇到有人提出抗議時,不妨將對方所提的問題誇大其嚴重性,可以削弱他的氣勢。

二、粉碎整體意見

某大學教授與我們談及該校校長手法高明地處理了一項事件。

有一年,由於該校一連發生許多問題,於是教授們便在某次會議中推選代表提出書麵報告。

“這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全部意見,”他們用十分嚴肅的語氣說完後,即將書麵報告呈遞給校長。此時,校長便不慌不忙地環視了教授們,便說:

“既是你們大家全體的意見,那我就必須慎重考慮,但我請問各位,這件事是否在開會後方作出決議,如果是,則我為了更慎重起見,想單獨與各位交換意見。”一說完,便指著某教授說道:

“好!由你先開始。”

於是校長開始與教授們單獨交談。由於校長當時發問相當尖銳,使對方無法隱瞞。不管問話者是否就是校長,每位教授的答複不盡相同。待一個個都麵談完後,校長便從容不迫地說道:

“原來你們之間的意見還存有很大的差異,既然如此,我也不便作答,還是得請你們多加考慮。”

於是便輕易地將此份報告書予以駁回,教授們也不得不打消這一念頭。

在一般情況下,若聽說是公眾的意見,多數不作反對,因為公眾的意見,即意味著這是眾人支持的意見,是很難推翻的,因此被視為一大盾牌。

所以要擊破大眾意見的秘訣,並不在乎它的內容,而必須向“整體的意見”這點猛攻,先試探其堅硬度,雖其表麵上是一致的,但實質上是否真的一致尚不可知,因為此時對方就是以“一致的意見”為攻擊你的最大理由,並且認為此一理由是牢不可破的,萬萬想不到會被一一擊破。因為是人,難免會有意見上的差異,即使是微乎其微,也可活用至最大限度,亦即將這些差異過分誇張,加上冷不防被你一攻,“一致的意見”便脆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