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凡事拖延,盡失良機(1 / 3)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經常講述一個古老的寓言,說到一個寒號鳥的故事。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陽光明媚,鳥兒歡快地歌唱,辛勤地勞動。其中有一隻寒號鳥,長著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更是喜歡到處遊蕩賣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別人辛勤地勞動,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寒號鳥,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麼過呢?”

寒號鳥輕蔑地說:“冬天還早呢?著什麼急呢1趁著今天大好時光,快快樂樂地玩玩吧!”

就這樣,日複一日,冬天眨眼就到來了。鳥兒們晚上都在自己暖和的窩裏安詳地休息,而寒號鳥卻在夜間的寒風裏,凍得瑟瑟發抖,用顫抖的歌喉悔恨過去,哀叫未來:“抖落落,抖落落,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萬物蘇醒了。大地沐浴在陽光中,寒號鳥好不得意,完全忘記了昨天晚上的痛苦,又快樂地歌唱起來。

有鳥兒勸它:“快壘窩吧!不然晚上又要發抖了。”

寒號鳥嘲笑地說:“不會享受的家夥。”

晚上又來臨了,寒號鳥又重複著昨天晚上一樣的故事。就這樣重複了幾個晚上,大雪忽然降臨,鳥兒們奇怪寒號鳥怎麼不發出叫聲了呢?太陽一出來,大家尋找一看,寒號鳥早巳被凍死了。

《寒號鳥》雖是一則寓言,但它的確講明了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多麼重要,是你最有權力發揮或揮霍的。總寄希望於明天的人,是一事無成的人,到了明天,後天也就成了明天。正如我國古代的《明日歌》:“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磋跎。”你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又把事情推到後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遠沒個完。隻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會在“今天”創造成功事業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時間包括三個部分,“過去”是已經逝去的時間;“未來”是尚未到來的時間;“現在”是現實的時間,存在的時間。應該說,“現在”這個部分的時間最寶貴、最重要。因為“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過去”是“現在”發展的基礎,“現在”又是向“將來”發展的起點,如果把握不住現在,將來更無從談起。誰放棄了現在,便為葬送將來開了先例。“現在”的重要性還在於它最容易喪失,所以倍覺它的可貴。俄國文學家赫爾岑認為,時間中沒有過去和將來,隻有現實的現在。一個現在過去了,另一個現在立即來到。時間也可以說是許多個現在的整體集合。隻有抓住了一個一個的現在,才可以積成一天、一月、一年……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是成就萬事的裏程碑。人,隻有抓住現在,才能有輝煌的過去和燦爛的未來。

“拖延帶來致命的後果”,由於沒有來得及早一點看到一個消息,一位將軍丟了自己的性命。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駐紮在特倫頓的雇傭軍總指揮拉爾將軍正在打牌時收到一份情報,情報的內容是說華盛頓的軍隊正在穿越德勒華,要向這裏進攻。但他沒有認真看就隨手把情報塞到口袋裏,直到牌打完了才拿出來看。結果,等他倉促地把隊伍集合起來已是為時已晚,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了。僅僅幾分鍾的耽擱使他喪失了尊嚴、自由和生命!

成功有一對相貌平平的雙親——守時與精確。每個人的成功故事都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刻一旦表現出猶豫不決或退縮不前,機遇瞬間就會失之交臂,再也不會重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