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備考(1 / 2)

吃過了晚飯回到房間之後,杜若就開始試著用《書典》看自己今天剛買來的半聖的著作,結果發現,利用《書典》來看書不僅更容易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而且竟然比自己平時看書都快不少。

現代中國的杜若是在父親的後母馮鳳英身邊長大的。為人刻薄的馮鳳英怎麼會讓杜若有時間讀書呢?比起讀書,她更願意看到杜若去做家務,所以杜若每天要做許多的家務活,隻有很少的時間來看書。

因為平時隻有很少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杜若自己摸索出了一套速讀的方法,所以即使是不用《書典》來看書,杜若本身也可以做到一目十行,當年,杜若就是憑借著這種一目十行的閱讀技巧,在十六歲的年紀就輕鬆考入了首都的大學。

很快,杜若就看完了那本《王庭之詩詞全集》,她拿出紙筆,試著不啟用《書典》的力量,把《王庭之詩詞全集》默寫了出來。為了方便快速寫完,杜若用了草書。

生活在現代中國的杜若的書法是舅舅歐陽棱親手指導的,舅舅說過,杜若適合練筆力勁險的歐體,所以杜若在練字時,便聽從舅舅的指導,主修歐體,不過,時間一長,杜若發現了練習楷書的好處:隻要把楷書練好,不管是行書還是草書,很容易就可以練得有模有樣,這就是所謂的“觸類旁通“吧?

杜若連續默寫了十首詩詞,突然,她身邊出現了一個驚異的聲音:“子如,你這字是從哪裏學來的?我怎麼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字體?”

原來是杜若的母親歐陽惠拿了宵夜來看杜若。杜若心裏吃了一驚,想到自己還是疏忽了:在聖啟大陸,文人殺妖時,一般都會使用書寫起來比較流暢的草書,但是聖啟大陸畢竟沒有歐陽詢啊,當然也就不存在杜若所書寫的帶有歐體風格的草書了。

杜若想告訴母親,自己的書法是舅舅教的,卻突然想到,在聖啟大陸,杜若的舅舅歐陽棱不再是美術學院的教授,而是在京城開藥鋪的商人!

杜若想了想,隻好厚著臉皮對母親說道:“母親,這是我自己在私塾琢磨出來的,您看好看嗎?”

歐陽惠拿起杜若默寫的詩文看了看,說道:“我沒有參加過科考,也沒有文位,可是時常為你父親磨墨,所以我看你父親寫字也很多。不過書法我懂得不多,也不好評論你的字,我隻是覺得子如你的字看起來給人一種很有氣勢但卻舒服的感覺。”

歐陽惠又跟杜若閑聊了幾句,把送給杜若的夜宵留在桌子上,就離開了。杜若一看,母親送來的夜宵是一碗甜湯,不禁皺了皺眉,因為杜若不太喜歡甜食。

杜若不想浪費了母親的心意,還是把那碗甜湯喝了。“幸好不太甜。”杜若在心裏悄悄說道。

離開了杜若得房間,歐陽惠稍稍收拾了一下,就躺在了床上,隻不過她覺得無法入睡,歐陽惠有點懊悔地想道:看來自己以前確實是隻顧著醫館的事情和兒子杜平,導致現在連自己女兒子如的字體她都認不出!歐陽惠自問道:“我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吧?”……

歐陽惠想了半天,悄悄決定道:“看來我以前確實是對子如關心的太少了,幸好上天把她又送回了我的身邊,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地補償她。”

這一夜,杜若不是在用《書典》看書,就是在用草書默寫,得到的成果是,杜若僅用了一夜的時間,就記住了越國半聖王庭之的全集,而代價是,杜若隻能休息兩個時辰。

終於躺倒了床上,杜若伸了個懶腰,想道:“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吧,時間太短了,我先把能記住的都記住,等通過了縣試,再慢慢去理解這些半聖的經典吧。”

次日一早,杜若抓緊時間,在早飯之前,杜若又默寫了楚國半聖蘇沐青寫的一本著作。杜若想:“我不能一味的依靠《書典》,如果我自己不夠刻苦,不能理解《書典》裏收入的那些書裏麵的內容,就算《書典》裏收入的書籍再多,我也無法使用。”

杜若又想道:“我不能總是買書,然後讓《書典》吸收啊,否則總有一天會有人問我,我買來的書上哪兒去了。況且現在我和母親居無定所,不可能再把那麼多錢花在買書上,幸好我讀書讀得快,其他半聖的經典著作我還是跟蕭珂大哥借來看比較好。”

早飯過後,杜若就向蕭珂提出了借書的請求,蕭珂有點驚奇地說道:“你昨天不是剛買了許多書嗎?難道你一夜之間就把這些書全都看完了?”

杜若回答道:“沒有沒有,這怎麼可能呢?我隻不過是覺得自己手裏的書籍太少,不夠備考用的,所以想跟你借閱一下。啊,對了,蕭瑞小弟不是也要參加縣試嗎?不方便借閱的話,我可以去他的書房和他一起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