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農民培訓,是件很令人頭暈的事情。我們在城市長大,培訓的概念就是老師在講台,學生在課桌,這就是培訓。

給農民培訓,前前後後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邊實踐、邊摸索,現在開始找到一點規律,在鄉村培訓也是一門很科學的事情。

在鄉村工作,我培訓的次數越來越少,培訓的人數也越來越少,一般來說,一個項目也就培訓2~3次足矣,第一次培訓也是全村人,培訓首先由鎮幹部與村幹部講話,這很重要,不然村民會感覺不到我們的分量,尤其是村幹部的介紹,要多說兩句,村幹部認可你,村民就不會對我們警惕了,培訓的時候說明自己的曆史與光輝的曆史,農民很看重這些。

第二次對村組幹部開會,這次會議人很少,給大家講的是新農村建設的注意事項,這些人才是村裏很核心的作用,這以後隻要對村幹部培訓就可以了,對兩個人就行了。

郝堂到現在為止就培訓過一次,估計今年再有一次就可以了,現在村幹部代替我給村民傳播先進理念、宣傳綠色環保、參與垃圾分類等,這種培訓的形式,我感覺效果很好。漸漸地,我開始關注大會與小會(隻對村幹部)關係,會議室、教師的培訓與田間地頭的交流,酒桌的吹牛和紅白喜事的無言,這些形式在鄉村多屬於培訓的範疇。

大會的作用

大會講尊嚴、講麵子、揚正氣、批自私,這是大會的內容,嚴格來說大會是為村幹部做的工作。

大會一般是對比性講課,對比就是說人家做得很好,我們(村民)做得不好,並配上一些村民不雅的照片,什麼亂搭亂建。垃圾汙水、打架閑事、貧窮的棚戶、風水不好的住戶(這是準備規劃時要拆遷的)采石與燒木炭等,為什麼這些行為不好呢,我們再放一些好的村莊,好的村民,富裕的鄉村。最後告訴大家我們村應該怎麼做,如何團結在村支兩委,如何承擔責任與義務等。

大會的目的,是告訴村民:一是我們是好人、是專家;二是要有集體的概念,要致富先組織;三是讓農民知道他們的責任與義務,這一點非常重要;四是村裏要開始建設了,有能力的人,想致富的人可以參加,落後和不想致富的人可以不參加,其實誰也不想落後。

這就是大會的作用,當然大會的作用不可能馬上陰轉晴,這個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我一直對郝堂村幹部說,建設前六個月是陣痛期,六個月下來,大勢所趨,很多事情就順了,就平靜了,這就是大會的作用。

大會嚴格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放思想。

小會的作用

小會不是解放思想,而是解決問題,從到郝堂與村幹部聊天開始,就在不停地討論很具體的小事,什麼修沙石路費用問題,6千米路為什麼不通,是村民思想不通還是村幹部思想不通,小學風水與朝向,哪次與村幹部吵翻了,最後選擇折中的方法,村有幾戶祖墳占地問題等。

與鎮長蘇永華聊天吃飯,談的是拆遷問題,哪一片地能用,土地手續的問題,工程進度的問題,質量不達標等。

與禹明善討論的是項目資金到位,來的專家與客人接送、吃住,開項目專題協調會,上傳下答,還有我開的車加油與維修的小事等。

我不喜歡開會,很麻煩,盡量開小會,簡單溝通一下,一個電話就可以了。我們政府最喜歡開會,會上能解決的問題很小,真正解決問題,人數越少,解決越快,這也算是中國的特點。

吃飯喝酒是最好的培訓

“5·12”大地震我們申報了李連傑壹基金項目,項目中有三次給村民培訓,後來發現村幹部能力很強,就做了一次培訓,很多問題基本解決,餘下兩次就省下錢,開小會、吃飯喝酒或者培訓不論哪一種形式,解決問題是根本,可是壹基金不認同,一定要按計劃來培訓,不然當時你為什麼要寫三次呢?你為什麼寫了又不培訓呢?那麼我們怎麼對上麵交代,賬又怎麼做,專家組會認為我們不嚴謹,又怎麼對捐助人說呢等,我聽了徹底暈倒,並告誡自己與李連傑壹基金合作要慎重又慎重,因為他們太不專業,太沒有責任性,他們隻為賬務負責,隻為專家組和上級責任,後來事情妥善地協調了,一個簡單的事情,解決時比我做一個項目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