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注釋】

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李叔明,字晉卿,曾任東川節度使、遂州刺史,後移鎮梓州。一說為高宗孫李璆之子李謙,曾為梓州刺史。萬壑:形容山巒綿延起伏。壑,山穀。

杜鵑:鳥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規,至春則啼,發聲哀切。樹杪:樹梢。漢女:蜀地女子。公元221年,劉備在蜀稱帝,國號漢,故有是稱。一說漢女為嘉陵江(古稱西漢水)畔少數民族女子。輸:繳納。橦布:木棉花織成的布,又稱布。橦,木棉樹。巴:古國名,在今四川一帶。芋田:蜀中產芋頭,故有是稱。文翁:名黨,字仲翁,漢景帝時為蜀郡太守,興教育、舉賢能,使巴蜀逐漸開化。翻教授:改變舊製,一新教化。不敢:敢不。先賢:這裏指文翁。

【評析】

送別詩多切題而為,像此詩這樣懸想自然、筆端如畫的甚為少見。一句“萬壑樹參天”如天外飛來,高調摩雲,陡然間仿佛置身巴蜀之地的崇山峻嶺中,茂密的參天古樹,漫山淒切的杜鵑聲,真可謂起勢卓越、驚人絕豔之筆。頷聯為流水對,分承“山”“樹”而下,山雨過後,飛泉百道,仿佛從層層疊出的樹梢上湧出。真可謂妙語天成,令人稱奇。上二聯切梓州之景,下二聯分別切梓州風俗和友人身份,將“送”意托出。此詩宛若上下二截,詩人也不調和,隻一氣而下,將送別寫得如同山林隱逸詩般的神韻橫出。“一半雨”,一說“一夜雨”,論者或以為一半雨便能出百泉,全部雨當更為壯觀,或以為“一夜”“百重”相應,可見夜雨滂沱、懸瀑萬壑之態,各有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