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不去計較,何來煩惱(1)(1 / 3)

1太較真就會起火,不在乎就過去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人總是愛較真,其實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塗”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會有很多朋友,而且能夠左右逢緣;相反“明察秋毫”,眼裏揉不進沙子,過分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爭個是非曲直的人,人家會躲你遠遠的。最後,你隻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異己之徒。

孔子周遊列國,有一天看到有兩個獵人在指手畫腳,好像為了一件事爭論得麵紅耳赤,唾沫橫飛。孔子便詢問他們在爭論什麼,原來是為了一道算術題。矮個說三八二十四,高個說三八二十三,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以至於幾乎動起手來,最後二人打賭請一個聖賢做裁判,如誰的答案正確,對方就將一天的獵物給勝者。

這時孔子來到他們跟前,二人請聖人裁定。孔子竟然叫認為三八等於二十四的矮個將獵物給說三八等於二十三的高個獵人。高個拿著獵物走了,矮個不解,氣憤地說道:“三八二十四,這是連小孩都不爭論的真理,你是聖人,卻認為三八等於二十三,看樣子你也隻是徒有虛名啊!”

孔子笑到 :“你說的沒錯,你堅持真理就行了,幹嗎要與一個根本就不值得認真對待的人討論這種不用討論也再明顯不過的問題呢?”

矮個獵人似有所悟,孔子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那個人雖然得到了你的獵物,但他卻得到了一生的糊塗;你失去了獵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訓。”

矮個獵人聽了孔子的話,點了點頭。

鏡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鏡下,滿目都是細菌。試想假如我們拿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恐怕連飯都不敢吃了。如果在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毛病,恐怕別人都要罪不容誅、無可救藥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一些小事上糾纏不休,其實這些事情完全可以被忽略。在麵對不愉快的人和事的時候,不妨“糊塗”一些,太過較真隻會讓自己心情鬱悶,讓大家越來越不願意接近你。

張曉雯又和婆婆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於是她跑到表妹靜靜家訴苦。正好靜靜在忙,張曉雯就和靜靜的婆婆聊了起來。

“不瞞您說,我婆婆做菜口味太重,還整天嘮叨,讓人生厭……”張曉雯抱怨道。靜靜的婆婆打斷她的話:“其實啊,我覺得你應該向你這個‘糊塗’妹妹學習,她不嫌棄我這個鄉下老太婆,我炒的菜明明很淡,可她卻說好吃!”

午飯後,靜靜正準備洗衣服,卻怎麼也找不到昨天換下來的衣服。隻聽她大聲問道:“媽,看見我的衣服了嗎?”靜靜的婆婆卻一拍腦門,笑著說:“瞧我這老糊塗,剛才一不留神把你的衣服給洗了。”靜靜聽婆婆這麼說,就會心地笑了。

一旁的張曉雯看到這一幕,終於明白早上表妹的婆婆說的學習“糊塗”是怎麼一回事了。晚飯後,張曉雯對靜靜說:“我終於明白你和你婆婆之間是怎麼相處得這麼融洽了,你們之間的‘糊塗’可真難得啊!凡事隻要不較真,什麼事都好辦了。我以後真得好好向你學習。”

從那以後,張曉雯也當起了“糊塗”的媳婦。這招果然有效,不久後,她婆婆也被傳染,跟她一起“糊塗”起來。一家人終於和和睦睦,家裏再也沒有了硝煙的味道。

做人不要太較真,也不要太認死理,這正是有人活得瀟灑,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太認死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

生活中少些多餘的認真和計較,多些自信和信任,多些聰明的“糊塗”,多些理解和諒解,生活就一定會多些開心、快樂。所以說“難得糊塗”是良訓,做人不要太較真。

2心情煩亂,隻因計較太多

叔本華說:“我們很少想到我們已經擁有的,而總是想到我們所沒有的。”在羨慕別人優越的物質生活的時候,為什麼不看看自己擁有的高尚品質、親密的好友、疼愛你的親人、健康的身體、穩定的工作呢? 快樂其實是一種心境,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能放下多少。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主要是因為妄想太多,追求不斷,貪念很重,總希望擁有一切。我們明明已經擁有很多,但總是覺得自己擁有的還不夠,不停地追求下去,讓自己不安心,隻能越來越不快樂。

有位聰明人的朋友,擁有一棟全村最豪華的別墅,每個人都認為他的生活如此富裕,應該過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