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長白尋寶(1 / 2)

第二天,還是大雪漫天,不過唐丁已經通過北極星基本上辨明了方向,幸好雪昨晚停了一陣。

昨天從長白瀑布下來的這一路,因為要找正確的方向,早就偏離了遊客常走的石板路,現在唐丁正走在長白山中那片厚厚積雪的密林中。

這裏的積雪有近兩尺深,走一步都要費不少勁。

唐丁雖然身上有玄門步法,可是再玄的步法,也沒法克服雪的阻力,更沒法浮在雪上。

走了大半天,唐丁突然感覺前方有些“咦,前麵那是什麼東西?”唐丁一個激靈,因為他發現自己前方百米處有一團濃鬱的靈氣。

唐丁把探手從包裏取出一把瑞士軍刀,這把刀是姚東升硬塞給他的,唐丁本不想拿,可是自己的降龍法劍上次在天山天池折斷,自己手頭已經沒有趁手的刀具,也就聊勝於無。

事實證明,這把刀還是很有用的,在唐丁殺獾剝皮的時候,起了大作用。

如果隻有靈氣,唐丁當然用不著摸刀,可是在那團靈氣周圍上,唐丁直覺上感覺有巨大的凶險。

有靈氣,當然是有寶物。可是傳說中有寶物的地方,一般都會有神獸守護。

這是獸類的本能,它們對天材地寶的敏感,遠勝於人類,所以有寶物,就會讓它們趨之若鶩。

唐丁在雪中繼續往前走了百米,下麵是一道十米深的斷崖。

在斷崖下,是一汪泉水。

這泉雖然不大,卻在雪中流淌,蜿蜒流向遠方。

當然,唐丁注意的並不是這泉水,而是在泉水上方,斷崖半空的一塊隻有圓盆大的石壁上的一株枝葉繁茂的人參。

這株人參是五複葉,五小葉,枝葉齊全,正符合姚東升介紹的關於野生人參的特點。六年以上的人參也就是五複葉,不會再多長。

唐丁之所以一眼就看到了這支人參,是因為這株人參太顯眼了。

枝葉茂盛就不說了,在這到處都是積雪覆蓋的長白山密林中,這株人參生長的這塊圓盆大小的地方,竟然沒有半點雪。

而這株人參周圍都是石壁,當然人參並不是長在石頭上,在這石頭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腐殖土,顯然是這密林常年落葉累積起來的。

這株人參就長在這團小小的腐殖土中。

其實,人參說起來很多人采,好似挺多的,但是實際上野山參極為罕見,因為野山參的生長條件極為苛刻。

野山參喜光,但是陽光卻不能直射。

野山參喜潮濕,但是卻不能長在有水的地方。

而且最重要的是野山參要生長在海拔二千米以上的地方,而且還不能太高,海拔超過三千,野山參也不能生長。

還有最後一個更為嚴苛的條件,那就是生長野山參的地方,溫差不能超過十五度。年平均氣溫在一度到六度。

在吉林,夏季最高溫度會達到近四十度,冬季最冷會達到零下二十多度,甚至零下三十度。

當然這種嚴苛的時候不多,但是這裏的夏冬兩季的溫差一定會超過四十度。早晚的溫差相差的少一些,夏季的溫差也都有二十度。

野山參對溫度,濕度和日照等等要求苛刻,所以盡管這長白密林是世界最好的人參產地,但是適合這些條件的地方卻並不多。

其實把這株長在斷崖壁的人參叫野山參也並不準確,而是應該叫純野生人參。

因為野山參有很多是人工培育,然後又移植到了山林中生長,雖然藥用價值比園參高了好多倍,但是比起純野生人參還是沒有可比性。

但是真正的純野生人參太少了,幾乎不得見。這些年的那些采參人采集的人參,其實也並不是純野生人參,而是他們在密林中發現這麼一塊適合人參生長的地方,然後把人參種苗播撒下去,等著收貨。

所以,現在的采參人,既采參,又在物色能長參的地方。

就因為純野生人參的極其罕見,所以也就漸漸的把這種人工撒播,卻生長在自然密林中十五年以上的山參,連同真正的純野生參一起稱作了野山參。

但是這株生在在斷崖的參,是純正的純野生人參。

純野生人參的功效,比野山參更霸道,因為它們是天材地寶,奪天地造化而生成。茫茫天地中,適合人參生在的地方太少了,而真正的純野生人參的種子要落在這種適合人參生長地方的幾率,就更小的可憐了。

在真正的純野生人參生在的地方,周圍二十厘米處會寸草不生,因為這奪天地造化的人參會吸收到這周圍土地中的所有精華,讓其餘植物無法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