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九陰的龍首向前探出,距離寶塔石門前的唐丁三人,隻有不足十米的距離。
與此同時,從燭九陰口中傳來的吸力卻大了數倍不止,
麵對這突然增大數倍的吸力,唐丁的身形再難以穩固,就算氣血下沉也無法穩住身形,強大的吸力拖的唐丁往前滑去。
“喝!”唐丁輕喝一聲,手中的降龍法劍橫插入地。
降龍法劍,鋒利無匹。一劍插入,直沒至柄。
借助了降龍法劍的力量,唐丁穩住了身形。
唐丁借用降龍法劍穩住身形,卻激起了燭九陰更大的怒火,它的巨頭又向唐丁三人湊近了幾分,然後突然停止了力,開始攪動起了環形黑水潭的水。
剛剛這燭九陰穩住身形後,黑水潭中的水,由於慣性還在繼續旋轉,但是已經越轉越低,不過這次燭九陰重新攪動起黑水潭中的水,結果跟剛剛完全不一樣。
剛剛,燭九陰隻不過是自然出水,就引起了水潭的龍吸水,但是現在它卻是主動的在水中旋轉,其中的力道之大之猛烈,自不必說。
有人說,龍卷風的中心叫做風暴眼,風暴眼的風力最小,是零,這話完全正確。龍卷風的確是圍繞著一條軸線作為中心旋轉的。在這條中心軸線上風力的確是零。
那唐丁等人相當於處於燭九陰造成的龍卷風中心,這力道應該是極小才對,怎麼會力道如此之大之猛烈呢?
龍卷風的中心軸線風力是零沒錯,但是還有一點,龍卷風是繞著這條軸線旋轉,越是靠近中心軸線,轉速越大,風力也越大。
但是這條中心軸線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時變動,而且這個中心軸線極細,且多變。
有人說如果被龍卷風卷走,越靠近中心越安全,這是胡扯。靠近中心的超強風力有可能把這人生生撕碎。
唐丁如今麵臨的局麵也是一樣,燭九陰造成的旋風中心,即使躲在石門內,也讓他有要被拔根的感覺,如果不是唐丁見機的快,早一步拉著小澤君和小阪正雄逃入石門之內,此時他們三人就要被吸入旋風中心了。
即使唐丁站在門內,也有種要被這旋風吸出去的感覺。
不過唐丁卻在關鍵時刻關上了石門,才有喘息之機。
燭九陰怒了,攪動龍吸水形成更猛烈的漩渦,但是這漩渦是繞著寶塔旋轉,相當於唐丁等人躲進了暴風的中心軸線,所以,唐丁等人暫時安全無恙。
但是燭九陰卻不會知道風暴中心理論,它隻知道自己轉動的越快,就越能把裏裏外外的東西都卷起來。
處於風暴眼中心的唐丁,此時腦袋才平靜下來,想通了一些關竅。
為什麼這裏會有如此之深,且如此圓滑規則的圓形水潭?為什麼在水潭的中央的皇陵寶塔會直連洞頂?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如此圓的水潭?這水潭是燭九陰的巢穴無疑,燭九陰出來會攪動這水潭之水,形成龍卷風一般的龍吸水,而龍吸水旋轉的力道巨大,不斷的衝刷四周的洞壁,所以在這麼強力的衝刷下,水潭才會如此之圓。
當然,這水潭可能原本就存在,隻不過不知何時被燭九陰占了充當巢穴,燭九陰經常出洞,才有了這圓形水潭。
第二個問題,水潭的中央皇陵為什麼會直連洞頂?先說這皇陵寶塔,唐丁見到過這皇陵寶塔,根本不是石頭砌成,因為上麵沒有一絲縫隙,這個整個皇陵寶塔是從上到下都是一整塊石頭,雕琢而成。
之前唐丁還感到奇怪,這皇陵寶塔上會沒有半點縫隙,現在唐丁知道了,這皇陵寶塔除了石門之外,根本就是這下麵石柱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這匠人在這石柱上,雕鑿了皇陵寶塔,作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皇陵。
先前沒見到燭九陰,唐丁對這個問題完全無解,但是在見到燭九陰所能形成的強力旋風的前提下,唐丁就知道了為什麼會有這中央的石柱。
要解釋為什麼會有中央石柱,那就要從燭九陰的運動方式找。
燭九陰是旋轉運動,上下不是直上直下,而是旋轉上下。這石柱就是被燭九陰纏繞著上下用的。
久而久之,燭九陰經常在石柱盤旋,所以石柱也跟水潭洞壁一樣圓形光滑。
這石柱,盤旋的可是傳說中的燭龍,這石柱也是名副其實的盤龍柱。
清太祖把陵墓安置在這裏,也是妙絕。
不知道是哪位風水先生給努爾哈赤點的穴,把陵墓安置在這盤龍柱上,這風水先生一定是個大師中的大師。
因為這皇陵所處的盤龍柱,就是整個興安嶺龍脈的龍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