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4 揚眉吐氣(1 / 2)

交談中,唐丁也知道老者的名字,也知道了他來大聖山風景區投資的經過。

他叫蔣康健,出生在大聖鎮,不過後來跟著從部隊轉業的父親,去了南方,在南方定居下來。

後來,蔣康健和父親兩人,通過自己的白手起家,掙下了億萬家財,這次聽說家鄉招商引資,他這次特意回來投資,久違了回報家鄉父老鄉親。

投資時候,當地政府說的很好,各項優惠政策都會向這裏傾斜,土地是最優惠的價格,當地政府會全力配合。可是到了建設的時候,土地是挺便宜,三座山頭,占地千公頃,隻花了五百萬,建設的時候,本來說好了全都有投資商自住選擇建築單位開發,可是當地政府應是插進來五台挖掘機,說是照顧一下鎮上經濟,蔣康健想反正用誰的挖掘機都是用,即使台班費稍微貴點,也差不了多少錢。

開始時候,鎮政府也的確履行了承諾,並沒有幹涉工程進度。可是後來,工程進行了大半,鎮政府完全變了一副嘴臉,以各種理由收取各種費用,什麼耕地使用費,什麼青苗補助,什麼鄉鎮建設基金等等。

雖然蔣康健也知道這些費用都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不過他本來就是過來回報父老鄉親的,一開始這些費用多收就多收吧,他也就忍了過去,可是後來,鎮上越做越過分,費用也各種巧立名目,甚至把欠下三年的餐飲發票都送來,讓蔣康健給報銷。

蔣康健是過來投資的,當然不會當這個冤大頭,他就堅決拒絕了這些無理要求,可是他沒曾想,自己之前的忍讓已經把鎮上慣壞了毛病,蔣康健的拒絕,讓鎮上領導勃然大怒,公然派出了村民堵路,堵住了上山的路。

蔣康健仍舊不妥協,最後這上山的路,都被完全用磚砌死。

也就是唐丁之前看到的模樣。

其實這時候,蔣康健已經耗光了資金,眼看這景區就要完成了,但是鎮上卻給自己來了這一套,蔣康健又不願意妥協,隻能是幹耗著。畢竟這裏耗費了他四個億,這是他和他父親兩代的積蓄。

唐丁帶來的人,聽完了蔣康健敘述完事情的經過,都義憤填膺。

“太欺負人了!”

“師父,我們去把鎮政府辦公地點給砸了!”

大家紛紛出主意。

唐丁看了看羅漢勇,“羅哥,你感覺這事應該怎麼辦?”

“去砸了它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們最好是先跟他們談談,探探他們的口風。”羅漢勇雖然並不完全清楚唐丁在當地的勢力,可是他卻是知道唐丁的本事,擁有這種本事的人,想必都是一往無懼。

更何況,這景區已經被鎮上弄的半死不活了,甚至可以說死了大半。要知道眼前的這種局麵,已經維持了五六年了,原本打出去的宣傳牌匾,不是被風吹的稀爛,就是早已經褪色,字都看不清了。

蔣康健也在這景區住了五六年,這五六年中,蔣康健成了一個普通的農民,自己種菜,自己種莊稼,自給自足,唯一一點跟普通農民不一樣的是,他守著一個四五億的大家當,但是卻無法變現。

在最開始的一兩年,蔣康健也想把這景區整體打包轉讓出去,可是來人一打聽這景區的曆史和現狀,都被嚇跑了,誰嫌自己錢多燒的嗎,敢來這裏投資。

蔣康健的心理價位也從之前的三億出手,到後來的兩億,到一億,最後狠狠心五千萬也行。可是就這個錢也沒人願意掏。

當地鎮上倒是出價要收購,可是他們出價從一千萬,長到三千萬,蔣康健就是不賣。蔣康健就是賭這口氣。如果是一個外人出三千萬,蔣康健狠狠心還真有可能賣了,但是鎮上別說出三千萬,就算是出一億,蔣康健也不會賣。

不過蔣康健看到唐丁這人,以他這麼多年看人的眼光來看,唐丁絕對是個不世出的大人物,所以蔣康健才願意把價值四五個億的景區,無償送給唐丁。

蔣康健雖然之前他投資大聖山景區失敗了,但是這次把景區送給唐丁這也是一筆投資。蔣康健之前的失敗,不是因為眼光不行,而是存了回報家鄉的心理,掙錢和慈善可以統一,但是卻不能一起。

掙錢是掙錢,慈善是慈善,掙了錢可以搞慈善,但是不能通過搞慈善來掙錢,也不能邊邊掙錢邊搞慈善,這樣遲早會聲名狼藉,

不過,蔣康健在賠的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又用這筆看似毫無價值的投資,來做了另一個投資,就是靠上唐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