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婉很快就將車開到了這幾棟樓,雖然隻有幾棟樓,但是現在這幾棟樓成了一個小區,我們仔細觀察確實住進去不少住戶,樓的整體位置和整體外觀都和未拆遷前是一樣的,隻是修好之後稍加裝修了一下。
擒賊先擒王,我和吳曉婉商議要找真相最好到物業先去問問,因為物業和承建方肯定脫不了幹係,這幾棟樓如果真的有問題的話,那麼物業肯定知道。
況且物業天天和業主打交道,肯定知道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和吳曉婉直接去找物業,看能不能有什麼蛛絲馬跡,到了物業我對物業的人假裝說到:“你好,我們是新住戶,想谘詢一下房產證的事情?”
如果這個小區辦不下來房產證的話,那這幾棟房子肯定有問題,所以我才這麼問。
物業的服務人員拿出一些資料給我們看,我們翻閱了一下無非是顧氏集團當初的營銷廣告,物業給我們解釋說到:“我們是顧氏承建的,如果需要買二手房的話直接去找住戶商量就行了。”然後她就轉身去忙了。
根據物業的說法,這棟樓可能根本就沒有房產證,所以才讓我們和住戶去交易,為什麼沒有房產證呢?肯定是房屋質量不合格,房管局驗收不了,說明這幾棟樓還是原來的那幾棟樓。
在物業這裏我們已經間接的知道了這個房子沒有房產證,肯定是有問題的,但還是不知道有什麼問題,因為物業和承建方的關係,如果再詳細詢問的話很可能什麼都問不到,有可能還會暴露我們的身份。
我和吳曉婉商議下一步的調查方向,吳曉婉對我建議到:“我們還是去住戶那裏再了解一下,確認一下吧,”我被眼前的結果嚇住了,危樓住著的後果不堪設想,如果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的話倒黴的可不是一兩個人。
我同意吳曉婉的建議,因為他們是天天和房子打交道的人,這幾棟房子有沒有問題,業主們是最清楚的,確定了調查方案後,我和吳曉婉說幹就幹,直接去了業主那裏詢問情況。
我們倆深入到住戶裏麵,發現有一家門口有一個老奶奶正準備出門,不如去問問她看是什麼情況?
我對這位老奶奶詢問到:“老奶奶,老奶奶,您是這裏的住戶嗎?”
“是的,我們一直住在這裏,”老奶奶回答到。
我繼續問到:“我們想在這裏買房,不知道價格怎麼樣?”
“這裏的房價還是挺便宜的,我們是郊區的農民,因為當初我兒子覺得這裏房價便宜就在這裏買下了一套房子,住了進來。”
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們更確信了,這裏的房子有問題,不然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我繼續故意問道:“這麼便宜的房子質量沒什麼問題吧?”
沒想到老奶奶沒好氣的回答到:“哎,別提質量了,我們買的房子質量可有大問題,不僅漏水,而且牆麵還有裂縫,我們多次向物業反應,但是物業說一分價錢一分貨,業主們看反應沒有什麼作用,最後也不了了之了,反正買的也便宜,就先這樣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