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一個人能否對得起自己,其實是一個懂不懂得對自己負責任,會不會選擇自己的行為和方向,能不能堅持的問題。
你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去支配自己的生活,要成長,要學會應對各種變化,享受成功的人生。自己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怎樣品嚐,怎樣感受,這都是你自己應該決定的事情。一個相信自己的人,就可以實現這樣一種生活。你需要做的,是對自己的未來有更高更好的預期,不要自怨自艾,顧影自憐,要樹立對自己的信心。要學會擁抱生活中的變化,而不是害怕變化。要大膽去追求自己渴望擁有的東西,而不是固步自封,停留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裏打轉。
你完全擁有足夠的能力,所需要的,隻是去相信自己,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讓他人代替你決定。要相信自己人生態度可以更積極,身體可以更健康,生活可以擁有更多的友愛,前景可以更加地光明,相信一切都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實現。生活中出現的每次經曆,要當作學習、進步的好機會,而不是讓自己恐懼、擔心。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可以發現美的蹤跡;在生命最輕微的呼吸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奇跡。無論身在何處,多一點同情的眼光,少一些評判的態度,不要苛求,不要因為別人不合你的意見就不快,要接受別人原原本本的樣子,做到了這一切,你就能贏得心靈的和平、寧靜。
同時,要堅持自己的價值、尺度,要相信內心真實的自我,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判,不要拒絕生命中的新體驗,沒有變化的人生將會平淡無奇,毫無活力。隻管走自己的路,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自責、檢討上。
要為自己找到生命的目的和意義,然後,就去追隨它。去從事你真正熱愛的職業,去幫助周圍的人,為他們服務,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要明白,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這時候,保持自己思想、行動上的獨立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按照自己的夢想去生活。
嚴肅、拘謹不是生活的本來麵目,要保持一分幽默感,多和幽默風趣的人交往。要學會自嘲,不要把自己的錯誤看得太嚴重,也要告訴你周圍的人,對自己、對生活,可以抱輕鬆一些的態度。生活原來就沒有固定的準則,可以由我們自己去描畫。
我們無法避免錯誤,但大可不必由此就謹小慎微,害怕錯誤。錯誤正是我們學習、進步的好機會。要記住,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拒絕嚐試、拒絕行動。一次跌倒了,我們可以爬起來,吸取教訓,下次我們就會做得更好。托馬斯·愛迪生發明電燈泡曾經做過上萬次的實驗,在最後的一次成功之前,他所經曆的都是失敗。可是,我們誰會在意他的那些失敗,誰會稱他為一個失敗者呢?事實上,我們隻會把它稱作暫時的挫折,是未來進步的階梯。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其實日常我們稱為失敗的那些經曆,無非是暫時阻礙了我們去實現我們的目的;如果沒有這些失敗的經曆,沒有這些經曆所揭示給我們的那些教訓,沒有從這些經曆中獲得的一點一滴的進步、改善,就絕不會有最終的成功。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失敗給予我們的,遠比成功為多。
要相信你能成功
最聰明的辦法就是開除失敗先生。你不需要他,你也不想他在你旁邊告訴你這不能、那辦不到、會失敗什麼的。既然他無法幫你達到成功的目的,幹脆一腳把他踢開。
做一個不怎麼恰當、確切的比喻:你的頭腦是一個“思想製造工廠”,一個非常忙碌、每日製造無數思想的工廠。
工廠由兩位工頭負責。一位我們稱他為成功先生,另一位我們稱他為失敗先生。成功先生負責正麵思想的生產,他的專長是生產你能夠可以、夠資格,以及會成功的理由。另外一位工頭失敗先生負責生產負麵、自貶的思想,他是替你製造你之所以不能、難以、不足成事理由的專家。生產為什麼你會失敗的思想,是他的專長。
成功先生和失敗先生都非常聽話,你隻要稍稍給他們信號,他們就馬上采取行動。如果訊號是正麵的,成功先生就會出來執行命令。反之,負麵的訊號,失敗先生就會出來完成任務。
想要了解這兩位工頭對你的影響,你不妨這麼做:告訴你自己“今天真倒黴”。失敗先生一接到這個信號,立刻製造出幾個事實證明你是對的。他會讓你覺得今天太熱或太冷、生意冷清、售貨量減少、讓人不耐煩、你生病、你太太心情不好。失敗先生非常有效率,不到一會工夫,你就感到今天真倒黴。
如果你告訴自己“今天是個好日子”。成功先生接到訊號出來執行任務,他告訴你“今天是個好日子、天氣好、仍然快樂地活著、你又可以趕些進度”。那麼,今天就是個好日子。
同理,失敗先生讓你相信你無法說服史密斯先生,成功先生則告訴你可以。失敗先生說你會失敗,成功先生則讓你相信你會成功。失敗先生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叫你不喜歡湯姆,成功先生則叫你相信湯姆是值得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