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河村,處在馬家河的最下遊,有不多不少的幾百戶人家,馬家河村的最大特點就是爺們少、娘們多。
這個村子,家家戶戶都靠政府分的田地吃飯,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這裏的土地長出糧食太費勁,實在追不上女人生娃的速度,所以,這裏就成了典型的貧困村。
沒得辦法,村裏的爺們大多出外打工掙錢了,掙錢為了娘們和娃,每年都有許多男人離開這個村子,而這一離開的男人們,可能有的在外很遠,好久也回不來一次,有的男人,可能被外麵的花花世界吸引住了,幹脆三年五年不回來一次,有的男人,長點良心的,就逢年過節往回寄點錢,大多男人寄回的錢不多。
天長日久,這個村子被其他比較富裕的村子,起了個雅號:寡婦村。
他媽的,男人都死在外麵了,沒有活氣的回來,即使不死在外麵,這多少年也沒個消息,跟死了有啥區別,人家叫咱這村為寡婦村,算是對了,這樣的話,幾乎天天在馬家河村的各個角落,被三五成群的女人說出來。
時值夏天,天色漸黑,在河邊洗衣服的女人們,陸陸續續的離開了。
其實村子裏有自來水,這是去年村長劉大柱去城裏,找縣長,磨破了嘴皮子,費勁了周折,跑斷了腿,才批下了條子,為家家戶戶按上了自來水。
但是,女人們在河邊洗衣服,已經天長日久的形成了習慣,因為熱鬧,寂寞的女人們隻有在洗衣服的時候,才能聚得齊,大家可以在一起痛痛快快的聊天,順便罵罵老爺們兒。
此時河邊,隻剩下了一個女人,還有一個男人。
這男人在馬家河村算是稀罕玩意了,特別是眼前這個男人,更是老娘們的活寶,他叫王老蔫,說他蔫,其實一點也不蔫,說話特別逗,就是他才40出頭,身體骨有些不好,說話沒勁,膽也小,所以人送外號王老蔫。
王老蔫是被眼前這個女人留下的,這個女人說讓他陪一會,天黑了自己不敢回家。
這個女人叫山菊。
山菊的老公也在外打工,已經5年沒有回家了,不回家也行,竟然五年裏一分錢也沒有寄回來,音信全無,山菊還有倆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9歲,女孩6歲。
山菊也得有30多歲了,日子過的很難,家裏的地雖然不多,可是這活都壓在了山菊一個人身上,外加倆個張嘴吃飯的娃,也夠她嗆。
沒有辦法,山菊便經常求王老蔫幫忙,王老蔫光棍一根,無兒無女,身體還不太好,地分的也少,自己家的地,幾乎一年就忙倆天,就是種地一天,等秋天收地的時候再一天,完活了。
剩下的時間裏,王老蔫便挨家挨戶的去幫忙了,幫忙也能撈點人家打賞的零花錢,他雖然力氣小,幹活也慢吞吞的,但是在這個嚴重缺乏勞動力的村子裏,王老蔫可是女人們爭搶的對象,咋的也比女人能幹是不?
為了能把王老蔫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山菊無奈之下,便先把王老蔫哄到了自己的床上,倆人私下裏早那個了。
這招還挺靈,王老蔫自從和山菊好上那一天開始,其他女人的活,他真就不太管了,幾乎成了山菊的專屬長工,天天圍著山菊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