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絲·懷亞特是一個樂觀、豁達的女孩。在賓夕法尼亞布林莫爾學院讀書的時候,她就因為擅長開導他人而被譽為“知心姐姐”,那些想家、遭受挫折、學習成績不好、失戀的女孩以及那些悲觀厭世的男生和女生經常找她聊天,尋求幫助,請她指點迷津,而她則往往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讓他們滿意而去。對於她的那些同學來說,她的思想總是閃爍著太陽般的光芒,照耀著每個人不開心的、陰暗的思想角落。

對每個人而言,我們都有可以開發這種樂觀、向上思想的潛力。除此而外,在開發這種可貴的思想的同時,不會影響其他能力的開發。可以說,這種思想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這種陽光性格不僅可以開發我們的智力與能力,而且還會給他人的生活帶來無窮的快樂。

同謀生一樣,幽默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有待開發的一種能力。它的重要性已經在眾多的、越來越普及的娛樂節目中得到了證明。對我們來說,同開發數學或者語言能力一樣,培養幽默的性格、開發風趣的能力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責任。可以說,在人類的天性當中,它是最強烈而不是最微弱的一種能力,而且由於它是開啟人類思想和智慧的良方,因此,它應當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

培養樂觀的、欣賞一切事物的習慣將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會以不同的、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周圍的事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事物的理解會停留在膚淺的表麵。相反,正如美國教育家愛德華·比徹爾和大主教菲利普·布魯克斯所說的那樣,它是正常的、自然的培養幽默的途徑,因為健康的心態往往都是樂觀、豁達的。

興高采烈、歡呼雀躍、輕快、快樂和快意等這些都是年輕人所擁有的特性,任何抑製、扼殺這種天性的企圖都是一種罪孽。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小孩?那是因為小孩天真無邪的麵孔會讓我們忘卻人世間的煩惱。一個頭腦過於清醒、麵孔又非常嚴肅的小孩是不會招人喜愛的,因為那不是他本來的麵目,從而也就使得他失去了許多的可人之處。一個整日唉聲歎氣、麵露焦慮和擔憂的年輕人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就是精神出現了障礙。

“笑吧,直到我回來。”英國基督教主教和作家傑裏米·泰勒在臨終前是這樣對朋友巴爾托爾說再見的。然而,許多人卻忽視了笑的力量,他們已經失去了笑的功能。對他們來說,幽默感是一種缺點和不足;對於殘酷的現實生活來說,它是無足輕重,也是毫不相關的。他們會說,生活是要嚴肅對待的;幽默這種“輕佻”的態度是不足取的。他們隻是感受到了人生的悲哀,他們的生活也因此而背負上了這種沉重的包袱與責任。所以,看到那些追求享樂與快樂的人,他們往往會感到茫然。看到他們,你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如果沒有他們,整個地球就不再轉了。從他們嚴肅的表情和謹慎的舉動,你可以看出,他們好像擔負著拯救整個世界的重任。

樂觀、快樂的人不僅是最快樂和幸福的人,而且還是最長壽、最成功的人。人類天性當中有彈性的幽默和對美好、快樂生活的追求是一種正常的、天生的潤滑劑,潤滑著生活這台機器,保證它正常而又順暢地運轉,從而減緩機器部件之間的摩擦。

美國廢奴主義者和作家莉迪亞·瑪麗·弗朗西斯·蔡爾德曾經說過:“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我都會想到高興和快樂。我把三棱鏡掛在窗子上,從而使得我的屋子到處都是七彩陽光。”這就是我們提倡的、正確的人生哲學思想,它是醫治人類思想疾病的良藥,也是人體最好的滋補品。

用樂觀的態度去欣賞事物光彩的、令人高興的、緩解壓力的一麵,這種習慣本身就是一種財富。我寧願做一個無憂無慮、滿臉陽光的人,也不願做一個愁眉苦臉的億萬富翁。

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都應當學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找到快樂和幸福。同任何其他能力一樣,對快樂的愛好與追求也是可以培養的。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相對於沒有快樂的大學教育,快樂更重要。快樂是一種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積累的財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無論前途顯得多麼暗淡,隻要你在生活當中稍微添加一點快樂和幽默,它就會幫你走出困境。如果在你的生活當中再多一點歡笑,你的工作也就不再顯得那麼枯燥、乏味了。遲鈍、陰暗、嚴肅的心理與情緒不僅會讓你缺乏對他人和事物的興趣,也會增加你的負擔。笑聲會消除你的憂愁、不安、焦慮和懷疑,從而可以減緩緊張的現代生活帶來的壓力。如果在生活當中有一個讓人生厭的人,那麼,他肯定是一個沒有趣味的人,一個沒有生活樂趣、沒有幽默感、沒有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