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寬容的女人最幸福(1 / 1)

女人,可以沒有驚豔的容貌,可以沒有完美的身材,也可以沒有優越的家境,但不能沒有寬容的良好品質。性格開朗、瀟灑大方、心胸開闊、溫文爾雅的女人,會給人陽光般的溫暖;通情達理、內心沉穩的女人給人以成熟大氣之美;淡泊名利、寬宏大量的女人,給人以祥和良善之美。

埃莉諾·羅斯福是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妻子,是一位當了4個“任期”的第一夫人。她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與婦女運動者,更是一位偉大的妻子。她默默地忍受著丈夫對自己的不忠,雖然與丈夫失去了親密的接觸,但在事業上兩人仍然保持著友好的團結協作關係,直至丈夫去世。她以女性少有的獨立冷靜的心態和寬容豁達的性格輔佐了政績顯耀的羅斯福總統,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埃莉諾被授予“第一夫人”頭銜的魅力,使得她成為美國政治體係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幼年時的埃莉諾內向靦腆而又憂鬱寡歡,她不喜歡與人交流。在她15歲的時候,被祖母送到英國倫敦附近的阿倫斯伍德女子高中就讀。在那裏,埃莉諾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華得到很大提高,性格也得到很好的磨煉。不久後,在祖母家的一次宴席上,她與富蘭克林·羅斯福會麵。1905年3月17日,20歲的埃莉諾實現了她的夢想,嫁給了23歲的英俊瀟灑、博學多才的羅斯福。

埃莉諾生來相貌一般,顴骨很高、鼻翼敦厚、牙床突出,再加上180米的身高,使她在曆來以美貌著稱的美國第一夫人中顯得有些特殊。而她能夠吸引富蘭克林·羅斯福,不僅僅因為她是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也源自她本人的智慧是同時代其他女子無法比擬的。

兩人結婚13年後,埃莉諾發現羅斯福與他的女秘書露西·默瑟之間有曖昧關係。為此,埃莉諾鄭重向羅斯福提出離婚。對於埃莉諾的離婚要求,羅斯福並沒有同意,因為在那個時候,離婚其實就相當於“政治上的自殺”。

雖然羅斯福與默瑟之間的風流韻事並沒有使羅斯福與埃莉諾離婚,但他們之間的夫妻關係卻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埃莉諾打消離婚念頭後,選擇了隱忍退讓,直到丈夫拉著情人的手去世,埃莉諾也沒有在外人麵前流露過怨言。

埃莉諾與羅斯福失去親密關係後,兩人在事業上仍然保持友好合作的關係。她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全美國的女性爭取更多的民主權利。她非常提倡人道意識,在任美國駐聯合國理事會代表期間,曾經先後出訪過許多國家,在人權運動方麵做出了許多突出貢獻;除此之外,她還關心兒童,體恤底層民眾。貧民區、福利院、樓台廠房……到處都有她陪同羅斯福接見選民的身影。每到一處,她都會受到當地人民的熱情歡迎,多國領導人在認可這位白宮女主人能力、才華的同時,對她豁達、幹練的處世態度也極為讚賞。

埃莉諾以明朗、超然的作風贏得了美國婦女的尊敬。有人曾提名埃莉諾做美國副總統,但被她當場拒絕。因為她對政治的興趣不是在於自己的得與失,而是在於羅斯福和眾多美國人民的需求。

埃莉諾在對待丈夫外遇問題上,表現出極大的寬容。這樣做並不是懦弱,而是寬容豁達的性格使然。她能站在全局的立場上調和各種矛盾。她明白自己不僅嫁給一個男人,更嫁給了美國。為了整個國家的利益,她能夠包容一切。

如果把戀愛比做風花雪月浪漫小夜曲,那婚姻就是鍋碗瓢盆命運交響曲,演奏著最樸實的樂章,譜寫著平凡卻醉人的溫馨曲調。婚姻中的愛情最終會平淡,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的守候,相互的扶持。

夫妻雙方就像兩塊拚在一起的木板,自然雙方的結合並非天衣無縫,質地和紋路也不盡相同。在婚姻中僅僅守住愛情是不夠的,夫妻不會像兩滴水一樣,他們在性格、愛好、生活方式上都存在著差異,如果夫妻間整天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幹戈,那麼家庭就毫無和諧幸福可言。夫妻間不可能沒有矛盾,那麼,當矛盾出現時,夫妻該怎麼辦呢?夫妻之間最根本的就是要彼此理解,用理解抵抗矛盾,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寬容,體現為博大而深邃的胸懷。它是一種氣度,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它是一劑良藥,是一種美德,是智者的選擇。它是一種仁愛的光芒,是精神成熟、心靈豐盈的一種標誌。擁有寬容的女人是美麗的。

寬容能使一個人心態平和、安然自樂。一個寬容的女人,不為個人的得失而懊悔沮喪,不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為蠅頭小利煩惱,她們的內心是從容、達觀的。

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女人懂得不要讓自己心累的道理。她們寧願選擇不分晝夜地為男人而生氣、斤斤計較每一件小事而心累至極,也不願選擇與世無爭、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

為了不讓自己心累,不妨做個寬容的女人,因為懂得寬容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