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猖狂的竊賊(1 / 2)

鄭為民騎著摩托車,在大柳村到玉嶺鎮那段坑坑窪窪的石子路上,上下顛簸著,不時有一輛輛滿載著玉嶺鎮磚瓦廠生產的紅磚的農用拖拉機從身旁經過。

這是鄭家莊在秦唐市做豆腐發了財的鄭金水,回家蓋小洋樓,請附近幾個村組的拖拉機手幫忙拉的磚,裏麵有幾個拖拉機手認識鄭為民,見鄭為民騎著車從對麵過來,伸手揮手揮,笑著向他招呼。

鄭為民對農民很有感情,盡管自己被拖拉機揚起的灰塵,嗆迷了眼睛,但他還是衝著車裏的熟人笑著揮手致意。

見路爛成這樣,鎮裏也不想辦法維護一下,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一點,鄭為民能感覺到,玉嶺鎮這幫領導,沒什麼作為,盡管鎮裏窮,沒有錢重新修路,但至少把凹凸不平的地方,補一補,攤平一下,還是能做的到吧。

這種守攤子,不作為的做事風格,是鄭為民嗤之以鼻的,鄭為民想著要是自己當鎮長書記,肯定比這幫人強,盡管玉嶺鎮書記和鎮長,他從來沒見過,其實領導長什麼樣,合不合自己的口味,並不重要。

關鍵把持在重要崗位上要為老百姓幹點實事好事,以後下了台,老百姓還會記得你的好,否則,在台上不幹人事,人家不敢罵你,下了台老百姓準會戳你的脊梁骨。

老百姓說的好,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想著這句話,鄭為民不覺笑了起來,想像著已經習慣了前呼後擁的領導,真的叫他回家賣紅薯,不知道會是個什麼形像。

鄭為民邊騎摩托車,邊想著這些不著邊際的事,大約走了二十幾分鍾,就到了玉嶺鎮上,

玉嶺鎮是鎮黨委和鎮政府所在地,這是個古老純樸的江南小鎮,有著兩千多年的曆史,小鎮座落在清水江的南岸,隨江堤走勢而建,主街是一條彎曲窄長的街道,街麵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表麵光滑潤澤,全是用腳底磨平,不知經曆了幾個世紀,才摩挲成今天這般模樣,極像被一代代工匠們精心打磨成的古代藝術品,石麵上常見幾條灰白彎曲的條紋,像青石的經絡,給青石增添了不少的靈氣,行走在其上的人們,仿佛聽見青石,敘說著這座小鎮的滄桑曆史。

當街兩邊是各色各樣的鋪子和青磚灰瓦的老式民居,民居依地勢而起伏,若是坐上一條船,在清水江麵上看小鎮,臨水一麵的房子,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頗有一番美趣,若是外地攝影師或畫家到此,必是流連忘返。江水一年四季從上遊不停地緩緩流淌下來,河水清徹透明,近岸河底的沙石清晰可見。

夏天的早晨,鎮上的婦女們一早起來,卷起褲管,光著潔白的小腿,站在清淩淩的江水裏,一字排開,依著洗衣凳,搓揉、拍打、漂洗著衣物,劈劈啪啪聲此起彼伏,江麵上往來的船隻,是上遊幾個縣從事販運的貨船和附近清水江及支流沿岸各村去下遊縣城的客船,船上馬達的突突聲和著鎮上鐵匠鋪裏傳出的叮當聲,夾雜著各種買賣人的吆喝聲,把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小鎮,推向了熱鬧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