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老宅呈“四”字形,左上角的西屋住的是二房與三房的人,右上角的東屋比西屋要小些,住的是大房一家人,至於東屋與西屋中間的住的自然是吳家老爺子吳宗憲和其妻張美芝。在吳家院子裏,右側與西屋相連接的是用籬笆和木樁搭成的雞舍、鴨舍,而左側與東屋相連接的是豬圈以及灶台所在的小茅屋。
出了吳家院子往右側走,是一條彎彎曲曲的鄉間小道,沿著它一直走,則就走到了村口處,棗崗村的村口有一個獨特的標誌---一棵歪脖子的棗樹。這是一棵年份有些久遠的棗樹,隻見它主幹粗壯,約要兩個孩童才能環住,枝葉繁茂,碩大的樹冠在其頂上形成一片濃蔭,經常有幹農活累倒的村人在其樹下休息、閑聊。
出了村口,便是一條寬約兩米的大道,這條道是通往縣城的方向,附近村莊的人趕集一般都走這條道,而道的另一邊則是成群的山,也就是吳青音姐弟三人這次的目的地。
吳青音牽著彩兒媳和阿亮的手沿著山腳往上走去,這時,太陽已經開始漸漸升起,怕是過不了多久,昨晚下的雪就要全部融化了。
“阿姐,你看,她們也來了。”阿亮指著不遠處朝他們方向走來的一從人。
青音朝阿亮所指的方向定睛一看,不禁皺了皺眉頭,朝他們走來的是橫樹村王寡婦家的三個女兒。王寡婦的丈夫名叫王有財,他自己也是由寡母所養大的,他寡母王阿婆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十分不易,因此他也十分聽從他寡母的話,以前王寡婦與王阿婆發生爭執時,王有財總是站在王阿婆那邊指責王寡婦,長期下來,王寡婦與王阿婆之間的關係自然是越來越差,再加上王寡婦進門後連續生了三個女兒,才生下兒子寶蛋,而小兒子寶蛋沒出生多久,王有財就因患上肺癆去世了。從此,王阿婆更是不喜王寡婦,認為她沒福氣才會克死了自己兒子,王阿婆除了對自己的小孫子寶蛋會好些外,對王寡婦母女四人沒有一點好臉色,對這三個孫女也是厭惡至極。王阿婆不喜這三個孫女,王寡婦也是個重男輕女的,她對自己所生的這三個女兒也是沒一點好臉色,經常將她們當丫鬟一樣使喚。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姐妹三人,除了老三招弟的性格懦弱些外,老大阿杏和老二美蘭卻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尤其是阿杏,她比青音大一歲,今年十歲,心機略深,根本不像一個十歲的孩子,青音看到她們,自然是感到一陣頭疼,她們三人的確是不討人喜,每次像幽靈一樣跟著自己,甩都甩不掉,的確很招人煩。
彩兒氣鼓鼓地拉著青音快步地朝山上走去。“阿姐,咱們快些走,這三個人又來了,每次她們都跟在咱們身後和咱們搶野菜,實在是太討厭了。”
青音看著彩兒氣鼓鼓的樣子,心裏反而不氣了,心中暗想,自己這瘦小的身軀裏裝載的可是個二十多歲的靈魂,難道自己這個偽小孩還真的要和她們這些真小孩計較嗎?那也太跌份了。
青音讓彩兒和阿亮走慢些,又自己去撿了三根稍粗些的長樹枝,分別遞了一根給彩兒和阿亮。
彩兒和阿亮不解地對視一眼,又是疑惑地看著青音,這是要不幹嘛?難道要用棍子打架?
青音笑著將手中的棍子掂了掂,然後睨了他們一眼,道:“你們也想了太多了,我打算讓她們先上去。”
彩兒不理解地看著自己的姐姐,“為什麼要讓她們先上去,要是她們把野菜都采完了,那咱們該怎麼辦?”說完又心急地跺了跺腳。
青音安撫地拍了拍彩兒的小肩膀,安慰道:“別急啊,姐保證今天咱們采的野菜會比她們的多。”
彩兒不情不願地嘟起了嘴,卻也聽從了姐姐的話,安穩了下來,至於阿亮,他從小比較聽青音的話,早就乖巧地站在樹邊慢慢等了。
這時,阿杏姐妹三人離他們也不過數十米之遙,自然也是看見了他們,更是奮力地加快步伐,想要早些攆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