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通奸(1 / 2)

縣尊在縣衙後堂聽到衙門前的敲鼓聲時,還不知道是有人要告狀,其時,鳴冤鼓尚未設置各級衙門門前,民間有人相告,自也無叩鼓的行徑,不過,很快,衙役來報,有人從城東一路敲著鼓引了一大群百姓來縣衙告狀,而告的,卻是縣中捕頭。

縣尊一聽,先是一驚,再聽衙役又道:“那人告城東張家鋪子守寡的唐氏不守婦道,與捕頭通奸,並生下一子。”

縣尊停下腳步,看著衙役:“張家唐氏?可是那個……”

衙役猛點頭:“對,就是那個唐西施,她的兒子叫張鬆財,是個遺腹子,今年七歲。”

縣尊心頭一鬆,笑了:果然來了,這裴家公子的手腳好快,昨天才回去,今天就動手了。

衙役見縣太爺又坐了回去,不由大急:“官人,不去斷案,為何卻又安坐?”

縣尊拈須而笑:“本官這是在等人。”

“官人所等何人?”

“百姓!”

衙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縣尊斷案,為何要等百姓?隻是,自家頂頭上司坐著不動,他也沒辦法,隻能在一旁站等,至於縣尊葫蘆中所賣為何藥,他一個做下屬的,又哪裏知道。

離著縣衙最近的一處商鋪門前,裴之澤拉著李花兒和李守道也在看熱鬧。

“縣尊為何不出?”李守道很奇怪。

“不出更好。”裴之澤笑看著還在從四麵八方彙集而來的百姓,人越多,效果越好。

又過了差不多半個時辰,衙門前已被堵得水泄不通,自古以來,敢在衙門前鬧事之人,可是少見的很,又怎能不引人注目。

突然,人群裏此起彼伏響起了“縣太爺出來了”這樣的叫喊聲,緊接著便是衙役傳喚告狀人的聲音。

吵吵嚷嚷又過了一盞茶工夫,卻見人潮都往後退,後麵的人急問前麵人為何後退。

“快,往後退,退,給縣太爺把地兒讓出來,今兒他老人家要當眾審案。”

“當眾審案?”

“對!快,快,往後退,往後退,想不想看縣太爺斷案了,想就趕緊的退。”

人群中飛快空出一塊空地,很快便有衙役將相當用品抬出擺放好,而一縣之尊在衙役們分列兩邊站好後,走了出來,坐在了公案之後的椅子上。

裴之澤一愣,又複一樂,好,這當眾審案可比在官衙內審可更好,這樣目睹的人更多,比以扼傳扼的影響力更大。

縣尊敲響驚堂木,人群都安靜了下來,跪在地上的告狀人也很快陳清了案情,案情不複雜,不過是已故張家鋪子的主人張德旺的堂侄兒,告他的堂嬸不守婦道,以他人之子冒充張家子,霸占他叔叔的家財,求縣太爺做主,審明實情,將家財還予張家。

審案的過程很繁瑣,一問一答,一詢一查,又著人找人證,物證,一件案子,如此,便審過了上午。

晌午,縣尊回後堂用過飯又出來接著審,事情很快查問清楚,縣衙現在的捕頭、以前的捕快段三連,在七年前與唐氏勾搭成奸,被回家的張德旺發現,張德旺氣怒交加,急病而逝,當時,張德旺無後,唐氏喪德,張德旺的財產本應由張德旺的侄子繼承,隻是,郎中很快診出唐氏有身孕,於是,在段三連的一番打點下,張德旺的家財便都歸了這遺腹子。如今,七年過去了,那遺腹子長大,模樣卻與段三連十停像了六停,張家侄子不忿自家家財被外人所占,糾集了相關證據來拿回家財。

當年的郎中做為證人承認七年前被段三連所脅迫,將唐氏的孕期多報了一月,唐氏懷孕的確切時間是張德旺出門的那個月,而非出門前一月,唐氏腹中的孩子,的確不是張德旺的骨血。

堂上,七歲的張鬆財也被帶了上來,往捕頭段三連身邊一往,縣尊叫他們一起抬頭,圍觀的百姓皆驚呼出聲——這一看就是父子。

捕頭飛來橫禍,死不承認,隻說人有相像,相貌相似這一點不足為憑;於是張家侄子又說可滴血認親。

滴血認親!

與裴之澤在一起的李花兒一凜,這個法子,可不靠譜,想了想,她傾身與裴之澤耳語:“親生的血液也不是必然相溶,若要十拿九穩,水碗中加白礬。”

裴之澤一怔,“肯定?”

李花兒點頭:“十成十!”

裴之澤又看一眼李花兒,回身走到跟隨的一個漢子身邊低聲耳語,那漢子飛快消失在了人群中。

也許捕頭也擔心有人從中做手腳,滴血驗親共做了三次,隻是,這種做法隻把捕頭逼得更無路可走,三次滴血,血液皆相溶了,捕頭想推卸也再無可能。

縣尊坐在堂上,看著跪在地上的幾個人,搖了搖頭,便要宣判,豈知捕頭此時卻突然抬起頭來,眼帶狠色,嘴裏高喊:“官人,這孩子不是我的,這孩子是李書辦的,唐氏與李書辦通奸七年,盡人皆知啊,官人,今日的一切,必是李書辦在背後操縱。”

“哄——”一波三折,圍觀的百姓哄然炸響。

本在書案後記錄案情的李其海聽得捕頭攀扯,氣怒交加,放下筆跪在堂前:“官人明鑒,這段三連狗急跳牆,當眾胡亂攀扯昔日同僚,求官人治他攀汙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