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愚拙的童女沒有智慧和理解力,而這智慧和理解力正是意識的油,所以當她們麵臨一種困難時,她們沒有辦法去解決。當她們對智慧的童女說“請分點油給我們”時,聰明的童女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裏去買吧。”也就意味著,愚拙的童女的收獲不能超越她們的智慧,或者說不能高於她們的期望。
準備的法則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為恐懼或者為你不需要的東西做好了準備,其實你是在招引它。我們聽人說:“我必須準備錢,以防以後生病。”或者是,“我為雨天準備著。”那麼,雨天肯定會來,而且雨的到來是在你最不方便的時候。
積聚法則是給予每個人富足。你的穀倉是滿的,你的杯子裏的東西是溢出的,你必須學會去正確地索取。
例如,你可以這麼說:“我呼喚著積聚法則。
我的一切都是這些法則給予的,而且現在它們正蜂擁而至、堆積如山。”這個說法沒有提到任何與吝惜、節省或者生病有關的東西,它給出的是第四維度的圖景,一種富足感,把你導入“無盡的智慧”。
每一天你都必須作出選擇,是當智者還是愚者?你會為自己的好運的降臨做好準備嗎?還是心存懷疑、恐懼或者一直往自己的燈裏添油(“添油”象征著做好準備)?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童女,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其他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道:‘給我們開門,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愚拙的童女因為疏忽了給自己的燈添油而付出的代價太慘痛,但這就是規律。
你的審判日來了,他們說和“七”有關——七小時、七天、七周、七個月或者是七年,它甚至在七分鍾之內就來了。然後你就會因為因果定律必須去還債,你付出代價就是因為你違背了心靈法則。
在《一千零一夜》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擁有一個“魔力錢包”,當錢被花掉的時候,就會立刻又回到錢包裏。
因此我會這麼說:我在精神上擁有“魔力錢包”,從來都不會枯竭。錢一旦用掉,就會立刻又回到錢包裏。它總是滿的,以完美的方式,充滿著富足。
這就會使一幅生動的畫麵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你是在想象力的銀行裏取錢。
一個並不富有的女士害怕付賬,害怕看見自己的銀行賬戶縮水,但聽過我的建議之後,她充滿了自信:“我擁有精神上的‘魔力錢包’。它永遠都不會枯竭。隻要錢沒了,很快又會來的。”她不再害怕付賬,而且當有幾張數目較大的支票到賬時,她都根本沒有預測到。
“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這個故事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不要為一些破壞性的事物做準備,而應該去為那些有建設性的事物做準備。
我認識的一位女士告訴我,她隨時準備好一條絲綢長麵紗等著參加葬禮之用。我對她說:“這對你的親戚來說是個不好的兆頭,你已經準備著他們早早離去,你都準備好帶著麵紗了。”於是她馬上就毀了那條麵紗。
另外一位經濟拮據的女士決定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到大學裏上學。她的丈夫對她這樣的想法嗤之以鼻,說道:“誰付學費啊?我反正沒錢。”她回複道:“我知道有一些我看不見的好運會來到。”
她不停地為女兒上大學做準備。她的丈夫還幸災樂禍地恥笑她,到處對他的朋友講,他太太會基於“一些看不見的好運”把女兒送進大學。不久,一個有錢的親戚答應資助她的女兒上大學。突然之間,“看不見的好運”確實來到了,因為她一直擁有著積極的信念。我問道,當支票來的時候,你的丈夫說了什麼?她回複道:“哦,我從來就沒有和喬治頂撞,我隻是告訴他,我這麼做是正確的。”
所以,要為“看不見的好運”做好準備。所有的想法和所有的行動都要表達你毫不動搖的信念。但是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的想法的具體化。有一些你招致的事情不是來自恐懼,就是來自信念,或者說來自你內心為之而準備的東西。
因此讓我們聰慧起來,給燈加滿油料(做好準備),至少當我們期待時,我們就能夠從我們的信念中收獲到成果。
現在,我的燈就充滿著信念和滿足的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