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貂皮圍脖——期待奇跡發生 失落的成功經典(1 / 2)

改變千萬人命運的人生法則

未來總是展示著神秘的好運。任何事一夜之間,都會發生改變。為奇跡準備好,期待著奇跡,然後奇跡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就能夠到來。

“稀奇”和“驚奇”這兩個詞在我們的生活中會被隨時提到。在字典當中,“驚奇”的定義是“驚訝的緣由,驚愕,奇跡,奇異”。

鄔斯賓斯基(Uspensky)在他的書《第三工具》(Tertium Organum)中,把第四維度的世界稱為“神奇的世界”。他按照數學的方法指出,有一個領地,在那裏所有的環境條件都是完美的。我們會說,“你首先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奇跡,然後所有的好的機會都會從天而降。”隻有意識到達一種狀態,好運才能夠實現。

未來總是展示著神秘的好運。任何事一夜之間,都會發生改變。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芬(Robert LouisStevenson)在他的一首《孩童花園之詩》(AChild’s Garden of Verses)中寫道:“世界充滿了很多事情,紛紛擾擾。毫無疑問,我們必須像國王一樣快快樂樂。”

所以,讓我們以一種期待奇跡的眼光看待我們當前的所有的事情。這個表述是多少年前我就提過的,而且我還在我的書中提起過,這本書就是《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健康、財富與愛的人生秘密》。

我曾經錯失了一個機會,我本應該對我的好運更加具有敏感性。

第二天,我在早晨又進行了一次陳述:“我用期待奇跡的眼光看待我麵對的一切。”中午的時候,電話鈴響了,同樣的命題又得到了證實,這一刻我抓住了它。事實上,確實是很神奇,因為我從來就沒預測到這個機會能再度降臨到我身上。

另外一次,在我的某場聚會中,一個朋友說這句話(我用期待奇跡的眼光看待我麵對的一切。)也帶給她神奇的結果。這句話中充滿了令人愉快的期盼的意識。

孩子們的內心總是充斥著美好的期盼,但是成人就不一樣了。不開心的經曆總是會把成人帶離那片神奇的國度。

讓我們回顧一下,那些自己一度擁有的悲觀論調:“首先把帶有小斑點的蘋果給吃了。”“不要有太多的期望,你會失望的。”“你不可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孩提時代就是你最為快樂的時光。”“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開端!

孩提時代的一些印象,我可以重拾一下。在我六歲的時候,有一種極強的責任感。我不是新奇地看待我麵對的東西,而是帶有驚恐和懷疑的眼光看待這一切。我感覺我現在比六歲的時候活得更年輕。我曾經照了一張照片,我抓著一朵花,但是表情卻是飽經風霜的,對未來甚感無望。因為那時我已經離開了驚奇的世界,我已經居住在了現實社會中,就像長輩們所說的,那是個遠離驚奇的地方。

生活在這個年代的孩子真是得天獨厚,他們自出生就能受到“真理”的教育。即使他們沒有受到深奧的哲學教育,他們也一樣充滿著高興的預期。

你可能在六歲的時候成為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或者費雷迪?巴塞洛繆(FreddyBartholomew),又或者成為一個偉大的鋼琴家舉辦巡回音樂會。

我們現在就回到了驚奇的國度。在這裏,所有的事情一夜之間都會發生改變,因為奇跡確實會來臨,而且到來得如此之迅速。

所以,就讓我們的心中有著“驚奇意識”,為奇跡準備好,期待著奇跡,然後奇跡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就能夠到來。

也許你需要在經濟上有一場奇跡發生。隻要有需求就會有供給。通過積極的信念,通過直覺,我們就能夠找到這樣的供給。

我的一個學生發現自己幾乎是身無分文,她需要1 000美元。她一度確實非常有錢,而且有很多的財物,但是現在隻有一件貂皮圍脖了。即便這樣,也沒有哪個皮毛經銷商出高價收購。

我這麼說:“這件東西會以合適的價格售給合適的人,不然這供應就得以另外一種方式出現。”

那件圍脖必須馬上換成現金,但她沒有時間去焦慮或者是擔心。

她在大街上不斷地自我暗示。那天暴風雨將至,她自言自語地說:“我要乘一輛出租車來展示我對看不見的恩賜所擁有的信念。”這是一種很強烈的直覺。當她從出租車裏出來的時候,在她下車的地方,一個女士走了過來,等著進出租車。

這個人是她的老朋友,一個非常善良而且十分友好的老朋友。在她的生活中,她是第一次乘坐出租車,她的勞斯萊斯那天下午出現故障了。

她們談了一會兒,我的朋友告訴她有關貂皮圍脖的事情。她說:“為什麼還找別人啊?我來付你1 000美元買那件圍脖。”那天下午,她就拿到了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