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學生聽到李浩然的命令後便開始進行救治了,而李浩然則鬆了口氣,坐下來想了想埃博拉的發病機製,首先就是破壞肌膚,而體內的病毒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加快繁殖,導致病情加重,而這些病毒怕的就是無根水跟無根火,所以並不是沒有辦法,火山岩、火山灰應該有用,另外得加大大黃的量,李浩然猛然想到!
對,大黃可以清熱解毒,而要是讓火山灰亦或者火山周圍生長的藥材,對砒石,李浩然立馬想到了這個東西。
古書《雷公炮炙論》記載,“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後,入紫背天葵、石龍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煆,從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幹,卻入瓶盛,於火中煆,別研三萬下用之。”
《綱目》:砒乃大熱大毒之藥,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許即死,貓犬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錢許亦死,雖鉤吻、射罔之力,不過如此,而宋人著《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亦古者與石之一種也。若得酒及燒酒,則腐爛腸胃,頃刻殺人,雖綠豆、冷水亦難解矣。此物不入湯飲,惟入丹丸。凡痰瘧及齁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須冷水吞之,不可飲食杯勺之物,靜臥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發,即作吐也。其燥烈純熱之性,與燒酒焰消同氣。寒疾濕痰,被其劫而怫越頓開故也。凡頭瘡及諸瘡見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經,必致殺人。
《本草彙言》:砒石,祛時瘧,除齁喘,化瘀肉之藥也。幾時行瘧疾,因暑熱外受,生冷內傷,寒熱不均,相因病瘧,內蓄痰涎,伏於營分,故發則寒熱往來,頭眩胸悶,少服一厘,冷水吞下,伏涎頃消,故瘧疾可止。如齁喘之病,因肺有伏積冷涎,或觸胃寒暑風濕之邪即發,或遇怒色勞傷即發,或值饑飽失度即發,少用一、二厘,溫湯調服,伏涎頓開,故齁喘可除。如化瘀肉一證,凡癰疽發背,諸潰瘍證,膿血內閉不出,瘀肉堅硬不腐,以致膿潰日深,生肉日敗,以砒石末數厘,和入黃蠟條內,納入癰毒瘡中,則瘀腐自化,膿血自行,但見效即去,不可多用久用也。然大毒之性,又不可輕行妄試,如瘧疾邪未汗出,表邪未清(宜清解溫散),或久瘧陰虛陽乏(宜大補氣血),砒石不可用也;如齁喘肺熱裏虛,或兼陰虛勞損(宜滋養正氣),砒石不可用也;如瘀肉不化,由於陽氣不充,胃虛不食,癰瘍見七惡而神氣萎弱者,砒石不可用也。
砒石,功能主治劫痰截瘧,殺蟲,蝕惡肉。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痔瘡,瘰鬁,走馬牙疳,癬瘡,潰瘍腐肉不脫。
對,這砒石雖然有劇毒,但是正好以毒攻毒解了埃博拉的病毒,李浩然忍不住的笑了,隻是砒石、大黃、以及甘草三者的比列還需要調配,另外可以加一些如薄荷、沉香等清熱、平氣的藥物!
說幹就幹,李浩然便根據自己的經驗熬製了一副湯劑,然後端給了一個病人服下,這個病人服下過後,隨即嘔吐黑血,在場的人嚇得不輕,害怕李浩然又治死人了,要知道李浩然可是神醫啊,以前在他的手中,可是能起死人而肉白骨的啊!
可是李浩然不僅不慌,嘴角反而露出了笑意,隨即李浩然在病人背後一拍,之前沒有嘔吐幹淨的黑血全部都吐了出來!
原本有人想上來製止李浩然的暴行,不過李浩然可是徐老特批的,可沒人敢上去招惹,可就在這個時候,隻聽見這個病人長舒一聲“爽”,大家才知道李浩然用這種特殊的手法醫好了這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