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望一暑假到老家的一個鄉村(四川瀘州古藺鎮飛龍村)支教。學生是當地留守兒童,翻看他們的教科書,沒有筆記,卻胡亂地畫著很多如他們一樣可憐而卑微的小人兒。
給他們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說到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講他棄醫從文的經曆,幾個孩子都呆呆地望著我,眼神裏充滿疑惑和木訥。我在想,對於這些窮山溝裏的孩子,你一來就給他講魯迅,或許他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怎麼會管你那麼多?
幾天後,我從鄉村的一花一草說起,寫了一些有關大山、小河、黃牛和鋤頭的文字,念給他們聽。一個孩子很傷感地對我說:“以前我們家裏也有牛,後來拉到城裏賣了。”還有一個孩子問:“河裏的水流往哪裏呢?”我回答說:“小河裏的水會流進大河,再彙入大海。”“大海是什麼樣子呢?在什麼地方能看到?”孩子接著問我。
我分明感覺到,孩子們在我的文字中看到了他們自己,看到了自己周圍的事物。他們也有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啊!我想,隻有當他們懂得了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的時候,再閱讀魯迅,才能真正與他的靈魂對話。
(作者係成都大四學生,原載於《南方周末》201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