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一 情何以堪(1 / 2)

第一三四一 情何以堪

林聲的感慨不無道理。

尤其是吳昊的一番分析,讓他頓開茅塞。

“官本位”說到底,就是以“官”的意誌為轉移的利益特權,這話說的有點繞,通俗的說,之所以“官本位”意識這麼濃厚,就是因為有“官”就有利,或者可以“官”謀利。

放眼華廈官場,很大一部分當官的,其出發點,並不是想用手中的職權為老百姓更好地工作,而是把當官,看成是謀取個人或小集團利益的工具,想方設法追逐對公共資源的特權,撈取自己的特殊利益。

動輒幾千萬的受賄錢財,根本就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更有甚者,一個小小的科級領導,一個自來水公司的小頭頭,竟然搜刮了過億元的財富,這讓老百姓情何以堪!

這些當官的麵臨抉擇時,首先想的是,如何才能給自己和子女、親屬撈得好處,如何為自己的小團體撈得更多的利益,腦袋裏根本就沒有什麼老百姓這個概念。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聽起來,還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說是組織識部門要提拔一位幹部,找他談話,部長十分客氣的問道:

“你還有什麼要求?”

對方想都沒想的問道:

“給我配的是什麼牌子的車子?我的房子是多少平的?對了,在級別上,副處有點低,最少也要給我個正處級待遇,否則......”

一看組織部長用那種愕然的眼神看著自己,這位被談話的幹部不屑的一笑:

“部長,我現在已經是處級領導了,如果沒有這些相適應的待遇,讓我怎麼麵對下麵的這些同事?怎麼抬得起頭來?更別說靜下心來工作了。媽的,那些不如我的家夥都成‘老板’和‘大款’了,我要是不抓緊武裝一下自己,以後還怎麼在社會上混了?”

在這些當官人的眼裏,之所以選擇當官,就是把這個官,當成了出人頭地的途徑。

也是,社會的現實就是這樣,“做官才有出息、從政才是本事”,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才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正是這種社會的現實,才有了“搜刮”這個行業,不管官大官小,隻要有機會,絕對不會放過的,那怕是大雁飛過,也要拔它幾根毛下來。

曾經一位受審的官員,當被問道你“搜刮”那麼多錢財,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有意義嗎?

“怎麼沒有意義?這你就不懂了。沒有錢,怎麼買官?這錢財,說到底,就是升官的階梯,就是伸手要官的籌碼。你們現在審我,那我到要問問你們,坐到今天這個位置,你們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沒花過錢?沒找過靠山,拉過關係,走過門子?你們沒四處活動過?你們自己都 不信吧!”據說聽完這番話,審問的三個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什麼話都沒說出來。

對於當官,當多大的官,吳昊還是深有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