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八 鋪路搭橋(1 / 2)

第一九三八鋪路搭橋

當徐長春接到劉伯濤省長電話、告訴徐長春,他所推薦的盧中華,自己已經與組織部打過招呼了的時候,徐長春的心裏還真的有點沾沾自喜。

不過,徐長春還是有點對吳昊的表態不是十分的相信,不相信他對孫非所空出來的這個副市長的位置,沒有後選人,所以,想了想,又一次的拿起了電話,給一位在省委組織部的同學打了個電話。

他的這位組織部同學,是幹部二處的處長,而濱海的班子調整,正歸他們二處,所以,徐長春這麼一問,同學馬上告訴他,要上省委常委會各崗位後選人的情況。

“老同學,你沒有記錯吧,副市長有兩名人選?”一聽對方說副市長的位置兩個後選人,徐長春吃驚的問道。

“是的,副書記隻有一位,但副市長人選是兩位,我剛才看了一下備注,一位是劉省長推薦的人選,一位是組織部門自己提出來的人選。”

“以前有過就種情況嗎?”徐長春的直覺,這件事兒,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不可能這麼巧合的。

“一個崗位兩個後選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按著正常的組織程序,幹部崗位出現空缺,組織部門一定要推薦自己考察的人員的。這個時候,如果領導再推薦人選了,那隻好同時上會了,讓常委們來決定。”徐長春的同學說道。

“能告訴我一下,你們組織部所推薦的人選是什麼人嗎?”徐長春問道,他想借此判斷一下,這個人選與吳昊有沒有關係。

“老同學,我和你說了這麼多,就已經違規了,你就別逼我了,我隻能說,我們所推薦的這位人選,不是你們濱海的。”對方為難的說道。

“對不起,是我太過於心急了。謝謝老同學了,這樣,等忙過這一段時間之後,你張羅一下,把咱們平時經常走動的同學聚到一起,到我這兒來,我來安排大家,怎麼樣?”徐長春說道。

在官場上,同學關係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因為大學的人際關係,對每一個人來說,健康成長和全麵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同學關係是大學生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人際關係。在大學期間,同學之間很少有利害衝突的,所以那時候所形成的關係,比較純潔,沒有什麼目的性。

隨著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這種在大學期間所形成的沒有什麼目的性的關係,一般的都會延續下來的,形成了一個相互借力的群體。

“沒問題的,徐市長,我們大家正想要大吃你一頓呢,等我這邊聯係好後就通知你。”老同學不客氣的說道。

從同學的電話中,似乎組織部所推薦的這個後選人,和吳昊並沒有什麼關係。

“難道這個吳昊真的如他自己所說的沒有合適的人選?不行,這件事兒,還得去探一個實底的好。”徐長春想到這兒,馬上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讓秘書備車,馬上過到市委一趟。

在動身之前,徐長春特意給吳昊打了個電話,看他在不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