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上市公司都設有duli董事。
一般duli董事的職責是負責監督和提供duli意見,國內目前流行的做法是請一批有著相當名頭的名人或者學者,當這個duli董事,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檔次。
可葉銘龍這種人,不是學者不是教授,更不是專家,他能讓兩大財團同時請他當duli董事,可見他的能量非同凡響
。
“你有沒有接觸過葉銘龍本人?”安偉突然問。
“這倒沒櫻葉銘龍這個人很神秘,也很低調。他的大名在我們兩家財團的總部都很響,卻很少有人真正的見過他。”
“那行,你先去搜集他的資料。回到彙總發給我。我靜候你的佳音!”
“放心,這點事對我來講不難。受你大恩,我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回報一下。”
通話完畢之後,安偉很慶幸早早就的將木青華送回到了昊集團的總部。正如葉銘龍會很早就將手伸到青龍幫裏一樣,木青華現在等於是安偉伸到了昊集團裏的一隻手,這隻手能拿多少東西出來,就全看木青華的本事了。
從西點的學科中以及後來的一些經曆中,安偉深知想要在一個上市公司當duli董事,沒有名氣又沒有什麼科研建樹,是很難的坐到這個位置上的。
上市公司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地方不養閑人。特別是像昊集團和環宇集團這兩大集團雖然家大業大,但骨子裏是民企。
民企的經營風格比之國企,更注意每個人能為集團公司發揮多少能量,公司裏的每一分錢都不是好拿的。
既然是上市公司,那麼有很多的資料都是公開的。
安偉找了一台電腦,打開股市行情分析軟件,找到了昊集團和環宇集團兩家股票的代碼,按了下f10,進入到了基本麵分析頁。
在duli董事那一欄,赫然有著葉銘龍的名字。與葉銘龍並列的duli董事,有國內某個學科的專家,也有一個是高級教授。
將葉銘龍的地位抬到這麼高,兩家上市公司看來都受過葉銘龍不的恩惠。不然,養著一個不幹活的獨董,每也是一筆不的開銷。
在兩大財團的資料裏,葉銘龍和另外的獨董年薪都寫的清清楚楚。葉銘龍是獨董之中年薪最高的一位,有五十七萬之多。
五十七萬年薪養一個獨董,這可是下了血本。另外的獨董年薪隻有區區十萬不到。差別如此之大的現象,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之中,都是非常罕見的。
看來不單是葉銘龍有問題,這兩大財團也不幹淨!
得了這樣一個判斷之後,安偉沉思了起來。
在國內,想要走上市的路子,政商兩界都得手眼通。
通常,將要上市的公司接受上市審核稱之為ipo。在ipo的過程之中,從頭開始便需要打點。
每年等著上市的公司成千上萬,但是真正能上兩塊主板的公司,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披著一身血才能走到最後。隻要上了市,股票價格暴漲之下,公司現金流立即就非常的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