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協會插手(1 / 2)

安偉本事大長,頭腦當然也不會笨到跟衙門頂。

發這個函件的部門並非是那些正式入編的行政部門,而隻是一個行業協會。

每一行都有行業協會,這不是什麼秘密。通常,這種性質的行業協會起到了隻是半官方作用,協調的味道更濃。

以如此正式的格式給安偉發文,不這個事很奇怪,就論這種以公對私的方式,也開了先河。

函件一般應該發送的是單位對單位,律師函之類帶司法性質的函除外。

以行業協會的名義給安偉發函,名不正,言不順。

安偉敢燒這個函的原因和底氣,正在此處。

至於要啟動調查之類的話,安偉直接無視。

但是這件事,給了安偉一個提醒。看來已經有人坐不住了,這個函更大的意義在於投石問路,先來探一探安偉的反應。

協會的性質在那兒擺著,平時屬於拿錢不多,幹活也不多的類型;但無論怎麼,協會畢竟是自律組織,全賴於協會成員的自覺遵守。

現在的聯合國,就相當於一個巨型的協會,有所不同的隻是會員是各個國家。

所以,協會又自帶半官方性質。這個函件,自然代表著官方的某一種聲音。

安偉燒掉函件之後,沒管沒鼓繼續盯梢淩華公司總部。

他相信葉銘龍隻要在這兒,總有一會露頭,隻是這個露頭的時機,必然是外麵的形勢已經對淩華公司和他自己相當有利。

你不能鄙視葉銘龍的不戰而逃。更多的時候,另外的一種法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行業協會送給安偉的函如同石沉大海,便又接著給安偉發了兩道函。

每一封函的措辭都比上一封的嚴厲。

這分明是有些人已經坐不住,最可能的原因,是和淩華公司牽扯太深的那幫人。

安偉每次接到函之後的動作出奇一致,直接燒掉了事。

如此時間一晃便已經半個月過去了。

在這個半個月的時間裏,安偉消聲匿跡;葉銘龍也恍若人間失蹤。

反倒是淩華公司,這半個月以來發生了數起重大事件。

第一起是自一位分部跑路之後,陸續有得到消息的人士離開淩華公司的傳聞。

單人或者規模的離職,淩華公司根本無所謂。可是這種離職潮一旦啟動,接下來的擴散效應,經過了半個月的壓製終於爆發。

大批大批淩華公司的職工,都要求主動離職。

大潮流一起,終於演變成覆蓋全國的分部離職潮。

南報繼續跟進,這件事使得輿論又是一陣嘩然。輿論的力量推動著離職潮的發展,而離職潮的發展,再反過又推動輿論的發酵。

於是,淩華公司眼見著就要大廈將傾。

靜靜的觀察著事態的發展,安偉一直很留意在這個事件裏,會突然冒出來哪一方麵的能量。

在事情沒有定論之前,現在就冒頭的終究隻是一些魚蝦。

安偉的耐性很好,他有得是精力等。

可是,令安偉有點奇怪的是,協會真的就如函件中所言,針對安偉展開了一係列的調查。

這就有些不同尋常了。

協會對安偉的調查很低調,但是南報的信息網絡很發達,在協會開始有動作的第三,便得到了消息。

“哦?還真的查起來了?”在淩華公司不遠處的一間賓館裏,安偉看著戰主編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