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45章 酒宴(1 / 2)

正是了解了海上貿易的力量,鄭芝龍才很明白,雖然現在他連續擊敗了大明的官軍,但並不代表他能這麼一直贏下去。和他所擁有的力量比起來,大明實在是太龐大了。

大明哪怕輸上數十次,也依然可以卷土重來,因為福建、廣東並不是大明的腹心,但是他隻要輸上一次,那麼就有可能再無翻身的機會了。

雖然名義上聽從他號令的船隻有700多艘,但是與其說這些海盜是他的手下,不如說是這些海盜是痛恨大明禁海政策的海商。

雖然大明從隆武就實行了開海政策,但是這個開海隻允許福建漳、泉兩地的人進行海外貿易,且每年還規定了出海貿易的船隻數量。這種相當於讓福建人獨占了大明海外貿易的措施,自然是要讓其他沿海地區的商人們感到憤怒的。

而得到了許心素等泉州海商支持的福建總兵俞谘皋,嚴格的執行朝廷的海禁政策,自然讓那些無法進行海外貿易的海商們,聚集到了鄭芝龍的旗下,希望用武力迫使大明放棄海禁政策,最起碼也要讓福建沿海的水師官兵不敢嚴格的執行海禁政策。

再者與其說是鄭芝龍在海盜中有強大的號召能力,不如說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希望有個人能吸引住大明朝廷的怒火,畢竟這個時代能夠擁有船隻的船主們,在大明最起碼也是小有資產的人士。

所以看似強大的十八芝,真正算得上鄭芝龍手中基本力量的,也就是4、50條船而已。

李魁奇和鍾斌兩人對視一眼後,也開口勸說道:“一官,雖然我們連續大勝,福建、廣東的水師官兵被打的潰不成軍,但是我們的損失也不小啊。而且你大力招攬福建鄉人來台灣開墾,每戶發給一頭牛、三兩銀子,如今招募的人手已經快超過三萬了,這也是一筆大支出啊,現在我們手中的存銀已經不多了。

而且馬上就要到季風貿易期了,如果我們再和官府對峙下去,就會錯過這次的貿易季了。那些海商跟著我們攻打官兵,無非就是想要迫使朝廷開放海禁,一旦開放海禁無望,他們一定會離開我們的。沒有了這些海商的支持,我們是打不過大明朝廷的。

再說了,要是沒有貿易利潤的支持,光憑在台灣種田是養活不了這麼多兄弟的。”

幾位部下的說法,完全在鄭芝龍的意料之中。對此鄭芝龍也隻能苦笑不已。連續擊敗了大明官兵,卻讓他們這些人陷入了困境。究其根源,就因為他們這些海盜是依賴於大明的海外貿易生存的,他們對大明沿海的破壞,其實相當於是在掘自己的墳墓。

和其他海盜幻想用武力可以迫使大明開海不同,鄭芝龍一直都很清醒的知道,大明是不會向他們這些海盜低頭的,有王直、林鳳這樣的先例在前,他很奇怪為什麼這些海盜還在幻想大明會屈服於武力開海。

對鄭芝龍來說,他想要的是一個招安的官方身份,然後借助這個身份進行海外走私貿易,這才是他的計劃。而台灣是他的計劃失敗後,為自己留下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