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175章 崇禎的詢問(1 / 2)

幾位勳貴在大堂下方冰冷的地麵上跪著,卻感覺汗流浹背,額頭冒汗,連一口大氣都不敢出。

陽武侯薛濂還試圖為自己辯解一二,但是崇禎顯然對他的解釋不感興趣,他讓人把剛剛在門口值守的唯一一名士兵叫了進來。

李中琦雙手捧著崇禎給他披上的鬥篷走進了大堂,然後跪在堂下把鬥篷舉過頭頂語氣激動的說道:“小人李中琦,謝陛下解衣之恩,現小人當值完畢,特前來奉還陛下之鬥篷。”

朱由檢看了眼這名士兵,發覺此時這名士兵身上已經換上了,一件半新不舊的棉襖。

他擺了擺手,阻止了一名太監想要上前去接過鬥篷的舉動。原本板著臉的朱由檢,換上了和顏悅色的表情,對著李中琦說道。

“李,李軍士是吧。鬥篷你就收著吧,這不僅僅是獎勵你忠於職守,朕也希望你能記住,你今天受到的這種寒風冰凍的感覺。

朕以為有過這種感受的你,一定更能了解那些衛所軍士同僚的苦痛。你可願意協助錦衣千戶王世德,清查京中各衛的糧餉、冬衣發放的情況嗎?”

“陛下的厚賜,小人不敢妄自接受,小人願意接受陛下的命令,協助千戶大人辦事。”李中琦感覺自己的心頭似乎燃燒著一把火,之前在門外如浸冰窟的冰凍感覺,現在全都不翼而飛了。

聽著李中琦洪亮的回答,朱由檢心情終於開朗了些,他笑了笑吩咐道。

“前衛軍士李中琦格盡職守,現調入錦衣衛擔任小旗,協助錦衣千戶王世德辦事,清查京中各衛糧餉、冬衣發放諸事。”

清查京中各衛糧餉、冬衣發放的情況,這對於這些平日裏雖然不管事,但是靠著克扣軍餉來填補家用的勳貴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場的勳貴們用目光交流了片刻之後,陽武侯薛濂不得不上前,硬著頭皮對崇禎勸誡道:“陛下,這五軍都督府按照祖製,不可事權統一。陛下要徹查各衛的糧餉、冬衣發放情況,不如交代各都督府經曆司自行檢查,則可不必如此興師動眾,又不用違背祖製了。”

“祖製?按照祖製,這五軍都督府難道不是行得軍法嗎?按照十七禁五十四斬的軍法,這五軍都督府今天要掉多少腦袋?既然你們認為祖製為大,朕不介意用祖製,那麼陽武侯這就為朕執行軍法吧。王世德何在?”朱由檢突然之間就暴怒了。

陽武侯薛濂、豐城侯李承祚等勳貴,頓時重新嚇得跪倒在地,不敢繼續出聲了。

王世德匆匆走到了堂前,對著朱由檢行禮後,大聲的答應道:“臣王世德在此,請陛下發令。”

朱由檢正坐在座椅之上,雙手按住身前的公案,目無表情的說道:“朕現在命你封住五軍都督府出入門戶,然後點驗五軍都督府所屬各官,點名三次不到者,治以慢軍之罪,讓陽武侯去行刑。”

王世德家是世襲的錦衣衛指揮僉事,隻不過他父親尚在,所以現在還沒有繼承指揮僉事的職務罷了。

作為世襲皇帝親軍的錦衣衛世家眼中,可沒有什麼對勳貴文臣的敬畏感,他們所效忠畏懼的隻有大明皇帝一人罷了。

崇禎的命令一下達,王世德立刻走到了堂前的庭院中,吩咐五軍都督府的從吏取來了名冊,開始點驗名字。

聽著外麵傳來的點名聲,幾名勳貴頓時喪失了最後一點勇氣。在被文官百多年的敲打中,這些勳貴早就失去了祖輩在戰場殺敵的勇氣。

這些勳貴們從小到大就活在錦衣玉食之中,不知道什麼叫做民間疾苦,而不得過問政事和軍事的潛規則,又讓他們對大明的現實毫無所知。

他們之所以能理直氣壯的向皇帝索要賞賜,在百姓麵前耀武揚威,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就是祖宗法度所賜予的,和大明的百姓無關,也和當今的皇帝關係不大。

當年太祖皇帝冊封勳貴爵位時就說過,要令功臣子弟與國同休。

因此這個時代,大多數勳貴的潛意識就是,隻要不幹涉國家軍政大事,皇帝和朝廷就應該供給自己享受,這可開國太祖親口保證的祖宗法度。

陽武侯薛濂敢大著膽子勸諫崇禎,就是因為在他的腦子裏有這麼一個錯覺,認為就算是崇禎皇帝也不可能違背祖宗法度,這也是文官們一向用來抵抗皇權的手段。

但是他完全忘卻了,一群沒有力量的勳貴是得不到和文官相同的待遇的。

陽武侯也不是英國公,崇禎對於他連半分臉麵都不想給。於是陽武侯等勳貴頓時傻眼了,他們現在就算是想給英國公傳個消息,也因為被王世德封鎖了都督府的門戶,而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