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201章 廢寺設部(1 / 2)

太仆寺原本就是一個清冷的衙門,大多數在太仆寺任職的官員,不是過度就是在這個衙門混混日子的。

且太仆寺雖然看似沒有什麼權力,但是掌管全國馬政這一權力,已經讓太仆寺的官吏們吃用不盡了。

從官辦養馬場到官馬民養,接著又變成繳納折色銀,都是這些太仆寺下屬官吏們推波助瀾之下,形成的弊政。

對他們這些下屬官員來說,進入太仆寺基本上就沒什麼希望再出去了。因此怎麼從馬政上撈錢,就成了他們當官的唯一目標。

太仆寺隻有這一項主政,其他掌管皇帝車架的事務不過是小業而已。

如此專業化的結果就是,太仆寺和其他各部之間的聯係並不深刻。

因此當崇禎提議廢除太仆寺的時候,並沒有多少文官站出來反對。

而太仆寺的業務被被分入兵部、戶部和五軍都督府後,這等於是把原來太仆寺官員應得的好處,分給了這三個部門。

除了五軍都督府之外,兵部和戶部都是大部,有了這兩個部門的支持,太仆寺反對的聲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且年初時,太仆卿洪瞻祖奏陳馬政:“…萬曆十八年至今,戶部三十二借,共銀一百二十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六兩;工部十借,共銀十八萬七千五百四十兩;光祿寺、順天府各一借,共銀四萬兩。近奉藩封,另劄一萬八千金…”

這封要求各部歸還借銀的奏章,除了讓他被外調出京之後,也讓太仆寺和各部之間的關係陷於緊張。

崇禎廢除太仆寺的決定,讓這些部門內的某些官員鬆了口氣,既然太仆寺已經沒了,那麼這借銀當然也就不用歸還了。

郭允厚是最為支持崇禎這個決定的,如果把所有馬戶改成民戶,那麼戶部的收入將會大大增加,就算這個購買馬匹的錢糧以後成為了戶部的責任,也會讓他有足夠的國庫收入進行騰挪。

五軍都督府對於能夠插手馬政的權力,同樣深感興趣。安遠侯頓時出列問道:“陛下這新成立的五軍都督府後勤處,應當歸於那個都督府管轄呢?”

朱由檢想了想便說道:“這後勤處暫時不分類,五軍都督府不是在徹查各衛的錢糧發放事宜嗎?這後勤處就暫時和清查小組合一,先讓王世德代管。等到各衛錢糧發放事宜調查清楚之後,朕再做決定。”

太仆寺卿田仰神色黯然的退到了一邊,他剛接任太仆寺,這個部門就被撤辦了,這讓他心裏非常的鬱悶。

而且陛下撤辦太仆寺的由頭,居然還是他的上疏,這實在是太令他難堪了。

田仰想著,這要是回去官署之後,他指不定要被那些屬官罵成什麼樣子呢?

太仆寺的解散,固然讓某些官員大感欣慰,但是更多的官員卻感受到了危機感,自己所在的衙門會不會被皇帝以同樣的理由裁撤呢?

朝堂上的官員正議論紛紛的時候,雲南道禦史毛羽健出列上疏極言驛遞之害。

“當初張居正為相時,最嚴乘傳。當時每馬一匹,草料僅二十八金,每夫一名,工食銀僅七兩二錢。

到了今日,法紀蕩盡,巧偽滋彰,兵部之勘合火牌有發出無繳進,縉紳競相假借,奸棍互相買賣,一紙洗補數番,一人往返數用,而一省之中兩院有牌,司道府有票,鄉官有帖,應付不一。

今日每馬草料銀加至百餘金,每夫一名加至三五十金。民生安得不蹙,國計安得不窮。請陛下宣諭,禁革諸弊。”

在崇禎發出了徹查科道官的業績之後,各禦史都開始搜羅各省弊政進行彈劾上疏。

毛羽健監管的雲南,地處天南,少數民族眾多,和內地往來不便。且國初太祖命黔國公鎮守之後,雲南也基本上處於一個自治狀態。

在這種狀況下,雲南似乎就沒有什麼可供彈劾的資料,毛羽健又不屑於和其他同僚一般找些雞毛蒜皮的事上疏。

其實雲南最大的弊政就在於,黔國公鎮守雲南,對於土司的控製過於混亂。不過從陰暗處想,這也有些養賊自重的意味。

不過如果談論雲南土司治理的弊政,很顯然會激怒黔國公,這個勳貴之中唯一手握地方重權的人物。

毛羽健對於京城之內的勳貴從來沒放在眼中,但是對於黔國公還是忌憚三分的,要是因為他的上疏造成了雲南生亂,皇帝和執政大臣肯定會拋棄他,以安撫黔國公。

當代黔國公是沐英第十一世孫沐啟元,更是一個驕橫不法之人,因與雲南巡撫失和衝突,竟發兵包圍巡撫衙門,並“發巨炮轟之”,這樣的人物顯然不是毛羽健得罪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