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軍官學堂?這是什麼玩意?”李銘誠不由下意識的叫出了聲。
米萬方立刻把自己聽到的,關於海軍軍官學堂的隻言片語都搜刮了出來。
半個時辰之後,清華園內能帶走的物品終於打包完畢,李銘誠隨即和米萬方告別,走出了清華園上了馬車。
二、三十輛馬車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車隊向著京城而去,天色將近黃昏時,車隊終於在城內靠近積水潭的一所莊園前停了下來。
這裏便是京師武清侯府,不過很快便要改成武清伯府了。李銘誠走進大門之後,在庭院裏突然停了下來,他對著身後的老仆說道:“把國瑞給我叫來。”
李國瑞有些抖抖索索的跟著老仆走到了李銘誠身後,樓台上李銘誠凶狠的樣子把他嚇壞了。他這時才發覺,失去了父親的寵愛,他什麼也不是了。
看著畏畏縮縮不敢靠近自己的幼子,李銘誠的心終於柔軟了一些,他稍稍溫和的說道:“過完年,陛下將要籌建海軍軍官學校,到時候你去應試吧。不過你要是考不上,就給我回通縣老家去呆著吧…”
武清侯的車隊離開清華園的時候,相鄰的米園內正迎來了一群賓客。
新近提拔為內閣秘書郎的孫國敉,也是米萬鍾的弟子。新上任的順天府副府尹劉榮嗣、王思任,禦史劉重慶,這些是米萬鍾的好友。
米萬鍾站在勺海堂前降階相迎,在身後站的是一位少年同一名年輕人。
今日的主客是米萬鍾的知己,剛入京的王思任,副客是他在六合收的弟子孫國敉,劉榮嗣、劉重慶兩位在京好友則是陪客。
“聽聞良鄉有佳人,我兄思之,寐之,乃至於茶飯不思。今日一見我兄,方之傳聞非虛啊。”王思任定眼看了米萬鍾許久,才感慨的說道。
米萬鍾同魏忠賢不和,但他愛石成癖,曾在大房山相中了一塊長8米、寬2米、高4米的巨石。這塊石頭,昂首而俯,足跋而斂,濯之色而青,叩之聲而悅。
他越看越喜歡,便想要拉回勺園。在當地官府的幫助下,他先是雇了數百人,再加上44匹騾馬,用了了7天,把巨石拉下了山,又花了5天時間艱難地將其從大房山下運至良鄉。
這種濫用民役的事,很快被魏忠賢報上去了。天啟帝原本就對這些口是心非的東林黨人不滿,這米萬鍾如此大張旗鼓的行為,自然就更讓他反感了。
於是天啟立刻下詔免去了米萬鍾的官職,見到皇帝因為這事而生氣了,這些地方官員也就不敢再協助米萬鍾搬運這塊石頭,因此那塊石頭還被丟在了良鄉路邊。
米萬鍾對丟了官倒是不心疼,但是對於那塊石頭卻是念念不忘,因此倒是有了一個心結,身體也因此漸漸消瘦下去了。
這王思任一來,就拿這件事取笑他。知道這位好友性格的米萬鍾,也隻能搖頭苦笑不已。
他知道好友並無惡意,當初他因為這塊石頭而傾盡家產時,王思任還送了他五千兩銀子以渡難關。
“謔庵還是這麼愛謔浪,我們別在外麵吹風了,還是進堂內說話吧。”米萬鍾笑罵著說道。
進入堂內之後,米萬鍾便喚過身後的兩人向眾人見禮。少者是他的長子米壽都,年方17。稍年長者是半弟子半友人的王崇簡,也是長子的老師。
“可是昔日被張鼐、左光鬥兩位前輩,稱讚為:此公輔器也。的王敬哉?”孫國敉有些吃驚的說道。
王崇簡謙遜的對著孫國敉拱手說道:“不敢,不敢。不過是前輩一時戲言,當不得真。閣下之《邑侯蕭公靈岩山建塔記事前》名噪一時,在下唯俯首而拜矣。”
孫國敉看著這位年紀差不多隻有自己一半的王崇簡,卻因為張鼐、左光鬥兩人的戲言,而成為海內之望,清流所看重的新秀,心裏也不由微微有些不舒服。
不過旋即他便想到,這位“公輔器”似乎到現在也還隻是一個諸生。相比較而言,他卻已經出仕了,這麼一想他又心裏舒服了許多。
孫國敉對著王崇簡點頭回禮之後,便回道:“不過是少年戲作罷了,敬哉厚讚了。”
一行人見禮完畢之後,便紛紛就坐了下來。米萬鍾坐於上首右座,而王思任則是上首左座。
劉重慶、劉榮嗣麵東依次就坐,而孫國敉、王崇簡麵西依次就坐,米壽都則站在了父親的左側。
幾人談了些天南海北的趣聞之後,米萬鍾這才對著弟子孫國敉問道:“你此次從福建延平府學訓導的任上調任京城,這個內閣秘書郎又是個什麼官職,老夫怎麼從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