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289章 武英殿參謀會議四(1 / 2)

朱由檢首先拋出了新軍的編製構想,發覺在座的幾人並沒有反對的意思之後,他便繼續往下說道:“總參謀部要協助建立新軍的後勤部門,並編製一份可以規範使用的後勤條例出來。”

“陛下,這條例是什麼意思?”茅元儀聽到這麼多新名詞之後,終於忍不住發問道。

“條例就是:根據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可以參照執行的範例,一經製定實施之後,沒有朕或是兵部的允許,就不得擅自更改、終止,對於違反者以軍紀處置。”朱由檢看著他毫不遲疑的說道。

邊上的袁崇煥頓時有了一絲明悟,“崇禎並不是一時起意的瞎折騰,而是早就對軍製變革進行過深入思考了。隻不過,正如崇禎所言,他不過是一名不諳世事的深宮少年,到底是誰在皇帝背後出謀劃策?”

不僅僅是袁崇煥想到了,鹿善繼同樣也明白了過來。兩人憂心忡忡的互相對視了一眼,就獲悉了對方的此刻的心思。

兩人現在的想法就是,在皇帝身邊的這個謀臣沒有暴露之前,先靜觀其變。否則貿然出手反對崇禎對於軍製變革的想法,恐怕下一步就無法了解崇禎真正想要做什麼了。

看著始終沒什麼反應的幾位文官,朱由檢繼續試探著說了下去:“總參謀部還要協助建立軍法官係統,並製定軍中的各種條令,比如戰鬥條令、內務條令、隊列條令等。

總而言之,當一位平民應征進入了軍營之後,他的一舉一動都必須在條令的指導下生活、作息、戰鬥,決不允許出現在軍營內有平民式樣的放任自由。”

孫承宗臉色變了變,他終於開口反對道:“陛下,以嚴刑峻法治軍,自然是古往今來強軍的第一要務。

但是陛下這想法是不是有些閉門造車了,臣見過戚金率領的戚家軍,彼雖然治軍嚴苛,行伍之間秩序井然。但是也未聞閑暇之時,也要以軍令管束軍士的。

軍營之中本就有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再加上陛下所言的如許多條令,臣恐怕軍士尚未上陣,已經毫無鬥誌了。

俗語有雲,文武之道在於一張一弛。正因為戰時軍紀森嚴,所以平日裏才應該稍稍予軍士以休息,不可逼迫軍士過度啊,陛下。”

鹿善繼也從旁聲援道:“陛下,孫大學士說的不錯,軍中大多數人都是有家室之人。戰時出征自然當嚴軍紀,禁止百姓擅入軍營。

但是平日駐紮老營之時,還要隔離軍士同親人相見,恐怕軍士們會鼓噪起來啊…”

冷靜的聽完了幾位文官的意見,朱由檢又依次詢問了三位武官。對於這種關係到切身利益的事上,俞谘皋、尤世威、吳懷自然也是反對的。

朱由檢詢問完之後,便平靜的說道:“孫先生說的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的確是嚴酷了一些,朕以為可以重新進行修訂。

此外軍中刑罰不能以殺人了事,製定軍律的意義在於約束軍人的行動,而不是為了殺軍人。

為了避免軍中主官隨意處罰軍士,今後除了軍法官之外,任何人不得執行軍法。主官可以要求軍法官進行案件複核,但是無權幹涉軍法官執行軍紀。

軍法官不得處置同級別的軍事主官,但是可以向上一級軍法官進行彙報。此外各軍總兵一級的武官,除五軍都督府下轄的軍事法庭外,任何人都無權對其進行審判。”

崇禎的說法,倒是讓俞谘皋等武官輕鬆了不少。再以往就算是總兵,遇到了拿著尚方寶劍的總督、巡撫,也要膽顫心驚的。因為這些文人大帥,最喜歡的就是拿桀驁不馴的武將頭顱,來震懾武人豎立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在這種生命都有可能不保的狀況下,有那個武將敢在軍事會議上,反對幾個讀書人拍腦袋想出來的計劃呢?

於是戰前的軍略會議,往往就成了總督、巡撫的作戰方案布置會議,甚至於有些武將根本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去做什麼的,他們隻記住了,某月某日之前必須趕到某地,否則就是失期之罪。

現在按照皇帝的變革,雖然軍官失去了對下屬軍士隨意處罰的權力。但是同樣的,軍官們也不必再畏懼上官及文官大帥,找借口隨意處置他們了。

三名武官頓時轉為支持崇禎對於軍紀處罰權力的改革了,孫承宗等人則對此不以為然,畢竟軍紀這種事,永遠不會加諸於文官身上。

“製定條令的目的,是要讓一個平民在最短的時間,成為一名按照命令行事的軍人。朕不相信,一個平時連軍令都不願意遵守的人,上了戰場之後,會聽從將領的指揮,同敵人去搏殺。

朕所以要把軍人和百姓隔離,就是要他們從進入軍營這一刻開始,養成按照命令行事的習慣。隻有這樣,軍隊上了戰場之後,才不會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