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13章 逼迫(1 / 2)

在一名朝鮮仆役的攙扶下,李元翼顫顫巍巍的走上了二樓。他剛剛繞過樓梯口的屏風,就看到一名清瘦幹練的中年人正站在上首座位東側等待自己。

看著這名中年人身上穿的大明官府,李元翼意識到,這位大明官員應該就是天使王化貞了。

他揮手掙脫了仆役的攙扶,緩慢的走到王化貞的西麵,然後按照禮製向王化貞行禮。

看著李元翼一絲不苟的按照禮儀向自己行完了全禮,王化貞原本毫無表情的臉色才緩和了下來,他還禮之後便邀請李元翼坐下敘話。

又是走路、又是行禮,這讓李元翼的額頭開始冒汗了。坐下後。他沒有急著說話,而是從懷中掏出了一塊手帕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他借著這個動作舒緩著自己的呼吸,並趁機觀察著王化貞的反應。

李元翼腦子裏緊張的回憶著,關於麵前這位大明官員的相關資料。朝鮮大明原本就是山高水遠交通不便,後金反明之後更是斷絕了較為安全的陸上通道。

這就讓雙方對對方的情報陷入了嚴重滯後的狀況,這種情況隨著海路通航的出現才稍有好轉。

對於王化貞,李元翼手中隻有寥寥無幾的資料,東林黨領袖葉向高的弟子,廣寧慘敗丟失全遼的負責人,之後被皇帝下獄論死罪。

這樣一個人,以李元翼對明國政治的了解,他應該是絕無可能再被複起的,因為誰也負擔不起丟失遼東的責任。

這樣一個人能夠出現在自己麵前,重返遼東前線。隻能證明明國朝中的政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不清楚,這種變化對於朝鮮是好還是壞。

李元翼小心的折疊好手帕放入了袖袋內,這才沉重的對著王化貞說道:“先皇帝去世的消息傳來之後,敝國上下同悲,殿下隨即派遣進香使奔赴北京,問吊於先皇帝。不知天使此來,所為何事耶?”

李元翼提起了過世的熹宗,王化貞不得不起身緬懷了一番先皇帝的事跡。

當他再坐下時,發覺這談話的節奏要被李元翼控製住了。王化貞隨即意識到,接下來李元翼肯定會大談大明和朝鮮之間深厚的宗藩關係,然後引出現在的朝鮮國王對大明的恭順態度,從而堵住大明對於朝鮮的非難。

王化貞立刻出聲打斷了李元翼話語說道:“本使此來朝鮮,就為了三件事。大明和朝鮮相處了200多年的宗藩關係,今後還能不能繼續下去,將取決於朝鮮對於這三件事的態度。

本使出行之前,陛下曾經交代過本使幾句話。現在我和領議政私下相見,倒是不妨對領儀政直說,不知領儀政可願意一聽?”

被打斷了話語的李元翼,心中不由有些不安的感覺,不過他還是站了起來,麵色平靜的說道:“下邦之臣,請聆聽聖訓。”

麵對這個矮小而守禮的朝鮮領議政,王化貞也不得不被迫起身,鄭重的轉述崇禎的話語。

“…一、朝鮮同建奴締結兄弟之盟,究竟意欲何為?是想脫離華夏而入夷狄嗎?

二、朝鮮王李琿在位而失德,以致於國內民怨沸騰,本當避位而待罪。但是朝鮮臣民不向大明天子申告,待我大明皇帝裁決,反而擅動刀兵逼宮,倫常何在?

三、光海君李琿有子有弟,綾陽君李倧非長非幼,以侄繼伯,究竟是何禮儀?”

原本神情毫無變化的李元翼,頓時臉色大變。這些話如果被傳揚出去,朝鮮國內頃刻就要大亂。

兩班貴族們雖然痛恨光海君,但是對於同胡人簽訂了兄弟之盟的李倧同樣沒有什麼好感。

宣祖皇帝的子嗣眾多,除了光海君之外尚有6位大君在世,綾陽君李倧能夠入主朝鮮王位,一方麵是得力於手握兵權的西人黨,另一方麵是得到了不欲朝鮮繼續動亂下去的南人黨的支持。

但是即便如此,登上王位的李倧還是遭到了許多非議,甚至於原本支持他的將領李適,公然擁立光海君之弟興安君李瑅進行反叛。

平息了李適叛亂之後的李倧和西人黨,連續派出使者向明國哀求冊封他為朝鮮國王,總算在去年得到了天啟的冊封,這才平息了朝鮮國內對於李倧繼承王位的非議。

但是現在剛登基的大明皇帝直接否定了這個合法性的話,李倧這個王位顯然是坐不下去的,而剩下的六位大君也將會因此爭個頭破血流,剛剛被建奴搶掠了一遍的朝鮮,很快就會陷入更為殘酷的內戰中去。

李元翼聲音有些沙啞的說道:“天子是欲亡我朝鮮乎?”

“領議政言重了。”王化貞麵無表情的說道。

李元翼眼睛盯著王化貞說道:“隻要天使把這些話傳出去,我朝鮮頃刻之間就是一片腥風血雨,難道不是天子欲亡我朝鮮嗎?”

王化貞低頭吹著茶盞中的茶沫,漫不經心的說道:“所以我才邀請領議政私下相見,也好給你一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