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55章 說服薛貞(1 / 2)

雖然劉宗周暫時沉默了,但是朱由檢並不認為自己已經說服了其他官員。他很快就接著說道:“關於行政方麵的事務,由內閣負主要責任,這個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不過對於涉及到國家大政方針上麵的決策,朕以為劉先生說的也有道理,我們需要考慮更多人的意見,才能決定出一個更好的政策。

以朕看,我們可以把國是會議固定下來,每隔5天召開一次,以討論重要事務。如果國是會議上依然決定不了,再召開朝會,付於公論,諸位以為如何?”

張瑞圖有些急迫的出聲支持道:“陛下考慮的已經非常周詳了,臣附議。”

黃立極這才慢騰騰的說道:“臣也讚成陛下的提議。”

餘下的內閣成員和六部九卿的大多數官員,也紛紛出言支持了皇帝的想法。

韓爌看到會上形勢一邊倒之後,立刻搶在了劉宗周之前,先表明了自己支持皇帝的態度,剩下的東林黨人自然也就跟上了。劉宗周歎了口氣,終於不再說什麼了。

薛貞坐在文華殿西麵的配殿,集義殿的一間值房內,他正想著會議上會對自己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在他看來,他完全是按照皇帝的要求辦的案子,想來皇帝應該不會任由那些官員攻擊自己。但是對於最近突然冒出來攻擊自己的輿論,又讓他心裏頗為不安。

房間的門發出了“吱呀”一聲,把薛貞驚醒了過來。他抬頭看去,發覺走進房間的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王承恩,他立刻站了起來。

“王公公,可是陛下有事要對我交代。”

王承恩讓陪同的內閣屬員離開後,才走到薛貞麵前坐下說道:“薛尚書你也坐下說話吧,陛下讓雜家過來,是想就兩件事征求薛尚書的意見。”

薛貞緩緩坐了下來,頗有些失望的說道:“王公公請說,下官洗耳恭聽。”

“陛下希望薛尚書能夠接受國是會議的決定,調任南京兵部尚書一職。”

薛貞的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南京六部雖然地位上同北京六部相等,但是南京六部一向被視為,政治鬥爭中的失利官員、年老官員退休養老的地方。

薛貞雖然已經快到退休的年紀了,但是他做官的心思並沒有淡去,他覺得自己身體健朗還能再幹上幾年。但是皇帝的要求,頓時打破了他的想法。

王承恩看著臉色難看的薛貞,頓時笑了笑說道:“薛尚書不必如此,陛下希望你這次去南京接任兵部尚書之後,對南方各地的衛所進行調整改製。

陛下希望,在三年之內可以把江浙、南直隸、江西、兩湖地方的衛所,按照營州衛所的模式重新梳理一遍。把以上地區的軍隊人數裁減到15萬人以下。”

薛貞的臉色稍稍好看了一些,不過他有些懷疑的問道:“可是王公公,南京六部一向並無實權,就算是下官接任了南京兵部尚書,又有什麼權力來實施陛下要求的裁兵計劃呢?”

王承恩看著薛貞坦然的說道:“薛尚書難道忘記了嗎?現在兵部已經被拆分出來了,除了陛下和總參謀部之外,誰也幹涉不了兵部的行事。”

“隻有下官一個人,恐怕很難完成這麼艱巨的任務吧。陛下大概不清楚,但是王公公不應該不知道啊。

南方各地的衛所早就衰敗的不成樣子了,衛所的土地基本被士紳勳貴所瓜分了,而軍隊的糧餉則基本成了勳貴家的進項。

南方不比北方,南方人一向以讀書為貴,世代官宦之家的不在少數。且江南士紳之間盤根錯節,基本上他們之間都有姻親關係,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陛下真要讓我單槍匹馬去對付他們?”薛貞看著房間內隻有兩人,幹脆直言不諱的對著王承恩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王承恩平靜的說道:“當然不會讓薛尚書你單獨去做這件事,薛尚書調任南京之後,先設置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和南京參謀部,很快我們會從北京調集人手過去。

事實上衛所改製和裁減軍隊的事情,都將會由南京參謀部出麵。而薛尚書所要負責的,就是毫無保留的支持他們而已…”

王承恩在同薛貞談話的時候,袁可立、蘇茂相兩人也被緊急召到了文華殿。

在文華殿的後殿內,朱由檢一起召見了兩人。黃立極及其他官員都認為,這場談話也許會要很久,但是兩人進去不到一刻鍾,皇帝的決定就已經出來了。

韓爌不由有些好奇的拉住蘇茂相問道:“這麼會這麼快?陛下詢問了你們兩人什麼問題?”